秦 时 桃 花 源
——摄于重庆酉阳县桃花源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一千六百多年前,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写下了《桃花源记》,留下了一个令世人追逐的“世外桃源”。
酉阳桃花源景区大酉洞洞外桃林夹岸,落英缤纷,洞内土地平旷、阡陌纵横、良田美池、村落点布。有松峰耸翠、石室藏书、飞泉洒玉、玉盘仙迹、龟鹤遐龄、桃涧流红、机织烟霞等“桃源八景”。自古
“蛮不出洞、汉不入境”,令文人墨客神往,是休闲、体验、访古寻幽的绝佳去处。明万历七年,东阁大学士文安之在为酉阳土司冉奇镳的《拥翠轩诗集》作的“序”中写道:“酉富名胜……一为大酉洞,洞可数百武,划一门,旷然天际,得平衍地数十亩,精舍在焉,有小溪贯洞契而出。余语玉岑,广植桃花万株,使春风旖丽之余,桃花逐水趁流,以待问津者。”可见大酉洞桃花源在明代已具规模,且为酉阳州内之胜景。有诗云:“洞前流水渺漫漫,洞里桃花渐渐残。曼倩不来渔父去,道人闲依石栏杆。”
据《酉阳直隶州总志》载:“核其形,与渊明所记桃花源者,毫厘不爽。”
《四川省通志》记:“酉阳汉属武陵郡之迁陵地,渔郎所问之津,安之不在于此?”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地理、路线、景物、历史、距离、环境等六个方面论证,一致认为这里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原型。
去年底,重庆酉阳桃花源景区经过100余天全封闭式提档升级,实现了“涅槃重生”,完全按照陶渊明《桃花源记》所描述,还原一个“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遗世独立的“秦人村落”。该景区于2017年3月18日起试开园运行,3月22日将正式开园,带领游客穿越2000年时光,梦回“世外桃源”,体验远古风情。
酉阳桃花源景区以“太古桃源”太古洞、“秦晋桃源”世外桃源、“今日桃源”酉州古城为3个时空界限,游客可在景区入园处穿上袍衣褶裙,通过服装穿越回到秦晋时代,行走在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景区内布置了秦乐坊(古乐演奏)、归园田居(桃汁清露)、缘溪榭(叶曲、青艾)、秦趣苑(秦趣、竹编)、桃源酒家(酉阳深醉、九氏嘉谷、菹、醢)、桃源人家(栽桑养蚕、麻布记忆)、桃源躬耕(搭把手)等场景,游客吃喝用度、生活起居、建筑风貌、丝竹器乐等,均还原秦晋时代,充分感受秦人、秦俗、秦貌、秦趣等古风古韵。实现了“景点更丰富、景观更震撼、游线更合理、功能更完善、底蕴更丰厚、参与性更强”的升级目标。游客可以随时带上家人、朋友、恋人,暂时逃离红尘烦扰,到“桃花源”里过上一段静心养生、休闲度假的美好时光,从这里穿越到2000多年前的“世外桃源”,体验隐逸悠远、宁静和谐的田园诗画生活。
桃花源记
作者:陶渊明 【魏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