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巨变“镜”看酉阳

山乡巨变“镜”看酉阳
——原载《酉印像》微信——
我父亲吴胜延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从60年代开始,他就一直不断地拍摄酉阳县城的照片。那时候,酉阳县城只有约两三平方公里。犹如一个小镇。很长一段时间,还是“一个电灯照全城,一个喇叭响全城,一支香烟走全城”。他曾将县城的照片,给人民日报的记者,人民日报海外版在报眼位置曾刊登过酉阳县城的照片,反映的主题是:在大山深处,还有这么一座小县城。
老爸感叹,从1960年代到2010年代,他镜头里的酉阳城,在不断地“长大”。如今的酉阳城,已达12平方公里。几十年来,他拍摄的酉阳城的照片,有春夏景致、秋冬风光。县规划局、建委、国土等部门曾上门找到他,希望将这些反映县城“成长”的照片作为档案,吴老无私地奉献了出来。他成了酉阳发展变化的“图片王”、活档案。
镜头里的酉阳 最近几年变化最大
父亲今年已79岁啦,身体很好,现在还爬山拍照片。他最近拍了一组县城的照片,照片里的县城变得十分美丽。他说,在他的镜头里,酉阳在最近三年多来,变化最快。
“这与陈勇书记有关。”父亲说,酉阳规划的一城四主团,让城市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获得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酉阳,让外地赴酉的摄影家朋友十分惊叹:“酉阳不简单,变化太大啦。”父亲说,每次听到朋友称赞,身为酉阳人的他,很自豪。
让我父亲最欣喜的是,酉阳现在有了21个公园。以前没有公园,没地方耍。现在,游玩、健身、赏景,十分方便。
父亲眼中的儿子:青出于蓝胜于蓝
我的父亲是老摄影家吴胜延,这不仅培养了我摄影方面的兴趣,也让我学起摄影来更方便。就是上班的第一年,我就自己掏钱买了台单镜头凤凰相机,走上了业余新闻摄影之路。
1998年底, 我的父亲把一台变焦理光相机送给了我。我有了这台新式“武器”,新闻摄影如鱼得水,每年在《中国国土资源报》等国家级报刊就发表新闻和艺术摄影作品都在近100幅(组) 。
我在工作之余,便约上摄影协会的好友,带上“长枪短炮”,深入乡镇采风。寻找自然之美,捕捉人性之美,挖掘人文之美。我也自然而然地视拍摄酉阳县城的变化为己任,而且有“上瘾”之势。
在父亲吴胜延看来,我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父亲说,吴雁现在会电脑,能及时地将自己拍摄的照片发到网上,更快更广泛地宣传酉阳。父亲还说,儿子也常将他拍的照片传到网上,他很高兴。
如今,昔日偏僻落后的武陵山区的土家、苗、汉老百姓早已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了。目前,武陵山脚下的酉阳人早已经走出“有武陵人捕鱼为业”的桃花源式梦想生活的禁锢,现在已成为桃花源国家5A级风景区,他们正在走出大山,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这块土地正在成为中华大地腹心地带的一颗倍受关注的璀璨明珠。
共和国杰出艺术家吴胜延半个世纪对酉阳县城影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