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滩绿豆粉

在重庆市酉阳县有一种美食叫龚滩绿豆粉,色泽淡绿,入口爽滑细腻,味道鲜美,地道朴实。龚滩绿豆粉因为是用绿豆、大米、绿色蔬菜推制而成,所以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抑菌、抗过敏和开胃健脾等作用。

过去,人们只有在除夕那天才推制龚滩绿豆粉,除夕夜,一家老小抖落一年的辛苦忙碌后幸福地坐下来,其乐融融地好好享用一番绿豆粉的美味,现在龚滩绿豆粉已广泛走向酉阳餐桌,并且已有了专门制作绿豆粉的作坊。在酉阳任何一家面馆都可以点到龚滩绿豆粉这种美食,龚滩绿豆粉的鲜美滋味得到了游客们的广泛称道,有的游客因为吃过一次酉阳龚滩绿豆粉后,十分想念绿豆粉的纯美滋味,还要专门托人来酉阳带点绿豆粉回去享用。

龚滩绿豆粉是享誉渝黔湘鄂几省市边区的名牌美食。古镇上的龚滩人爱做绿豆粉,更爱吃绿豆粉。绿豆粉清热,吃了不上火,且口感好,食用方便。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招待客人,绿豆粉因味美和制作方便成了首选。

绿豆粉制作讲究“泡、磨、烙、烫”四道工序。先将上好的大米洗净,加入一定比例的绿豆,在清水中浸泡至米粒稍稍变软,大约得1-2天。绿豆的比例也极严格,少了无味,多了则不绵扎。然后用大石磨磨成浆。以前是用人力来推磨,老人用木勺将米粒、绿豆和青菜混合的原料一勺一勺地添进磨眼里,年轻人1-2人则站着伸直双手扶住磨搭,前仰后合地重复着简单的动作,一圈一圈地转动磨盘,乳白的米浆就从磨缝里慢慢流出来了。推磨需要一定的技巧,初次推磨者操作起来会感觉艰难而有趣。现在推磨就容易了很多,多数人家已经不再使用人力推磨。大石磨下面安装上马达,用马达来带动磨轴转动。但仍旧不使用打浆机,因为打浆机碾出来的浆做成的绿豆粉根本无法与用石磨碾出来的浆做成的绿豆粉相比。

烙绿豆粉通常是在家里的灶台上进行。灶上的大锅直径约有一米,坐在灶前将柴草慢悠悠丢进大大的灶孔里,灶边的木凳上放着大盆刚磨好的浆,女人套着袖笼,系着围裙,沉心静气,先将大铁锅涂满菜油,在漏眼细细的漏斗里盛满米浆,然后以锅为纸,以浆为墨,女人晃动着手臂,自大铁锅的最里圈开始,飞快地旋转着画着近乎同心的圆,一圈一圈向铁锅的边缘扩展。那毛线般粗细的粉丝围成的一个一个的圆圈井然有序,绝不交叉,绝不重复,一锅约有近百圈,旋到临近锅边时,漏斗里的浆也刚好滴完。女人握着漏斗的手熟练地一顿,最后一滴浆点成一个小圆点,像一个休止符。女人的架势就像乐队指挥在演奏结束的收尾动作,果断而干净。然后,女人把木制的大锅盖盖在铁锅上,焖上大约半分钟,绿豆粉就熟了。揭开锅盖,绿豆粉热腾腾地散发着清香。女人用竹刷把轻轻一撩,丝丝缕缕的绿豆粉被卷起来扔进大竹筲箕里。烙是绿豆粉制作的一项重要工序。

绿豆粉烙好后,就该烫了。烫绿豆粉也很讲究。新鲜肉末加豆瓣煸炒,加入骨头汤,再放入龚滩野生香菌,继续熬制。待汤翻滚,香味扑鼻而来,再用另一口锅烧上清水,水开,用大竹筷夹起一卷绿豆粉放进水里烫约十秒钟,然后飞快地用漏勺沥起放进大碗,浇上香菌肉末汤,洒上姜末、葱花,淋上香醋。一大碗让人垂涎欲滴、色香味俱全的绿豆粉就等着你了。

原材料的重要组成成分——绿豆

制作好的绿豆粉
——制作方法——

1.将绿豆和大米以2比1的比例泡胀。
2.将泡胀的大米和绿豆淘洗干净,取一些绿色的菜叶剁碎拌入。
3.将绿豆、大米、绿色的菜叶磨成浆,越细越好。
4.在平底锅内放入菜油煎好,并将菜油均匀地铺在平底锅内。
5.将磨成的浆舀在漏斗里,微火加热,将漏斗内的浆均匀地流在平地锅上,使其成为一圈一圈绿豆粉丝。
6.待绿豆粉丝成熟,用竹筷挑起,这样绿豆粉就做好了。
7.按照自己的口味制作汤料,汤开后,下入绿豆粉,待其变软入味即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