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近一些,再近一些

(2013-07-18 15:19:49)
标签:

转载

分类: 我的收藏
原文地址:近一些,再近一些作者:释藤


[转载]近一些,再近一些

此文是《中国摄影报》的约稿,已经于3013.6.21.发表于第四版“闲话大展”栏目

著名战地摄影师卡帕曾经说过一句话:你拍的不够好,是因为你靠的不够近。这一句话,似乎影响了无数的摄影人,直至今天还有很多人把这句话当成了至理的名言,追随着信仰着,但是,对于“近”字的含义却有着N多解读。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各地大力推广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对宣传尤为重视,而图像作为最直观的呈现方式,成为了地方政府对外推广最重要的窗口之一。他们借助电视,广播这些媒介之外,更需要通过摄影师的照片,让本地的文化和生态得到进一步的传播,让外界熟知和感兴趣。随着各类影赛纷纷出台,吸引了很多摄影爱好者趋之若鹜,或游历名山大川、或体会多样化的人文风情、或为摘金夺银。

但为何即使都是去的同一地点、同一景致、甚至拍摄的同一题材,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除去个人的文化积淀和审美修养,拍摄者的“拍摄距离”对结果有着很大的影响。

近,常指距离靠的很近,与远相对,但是这个近字,也包含亲密,亲近的意思。相对于摄影来说,近字更不能够仅仅是靠近,而应该是贴近,亲近。尤其是拍摄一些地方的人文影像,更需要摄影师和拍摄对象之间做一定的了解和沟通,即熟悉这个地方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传统风俗。

拍摄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也好,人文习俗也罢,都应该在拍摄之前学会观察、思考、直至熟悉。比如拍摄风光需要审视天气的好坏,观察地势的利弊;拍摄人文应当先到当地的街巷、村落里去转转,找居民乡里聊天天,话话家常,了解一下他们传统的风俗习惯是什么,获知一些当地具有特色的节气和崇拜习俗等,然后再慢慢地感受消化,最后才是拍摄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样在心理的距离上,拍摄者就会与这个地方有了一定的亲密度,接上了“地气”,真正拍起来的时候自然就少了疏离感。

去到陌生的环境拍摄,是新鲜也是挑战,更需要摄影师去贴近生活本身,走到当地人群的中间去,了解,熟悉并用心拍摄,才能够获得比较好的影像。一个摄影者如果始终和自己的拍摄对象保持距离,不敢靠近,或不愿靠近,那么打动人心的影像可能就要留给别人了。

更多的时候,摄影的功夫在诗外,需要花费一定的心力,苦力和脑力,才能够获得更大的收获,贴近去,贴近生活本身,摄影人才会知道生活有多富饶、多么宽广的空间。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