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摄影】酉阳:一座桃源新城正在崛起

酉阳:一座桃源新城正在崛起
——我县城市建设成果展示
但4年的建设,酉阳平地崛起。
2011年12月,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县城,成为渝东南第一个国家级文明县城。2012年1月,成功创建桃花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现5A景区与全国文明县城的和谐一体。
如今的酉阳,景在城中,城在景中,一座桃源新城正在崛起。
高起点规划
绘就桃源新城蓝图
“现在环境好了,每天早上爬爬山,晚饭后逛逛公园,过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说起县城的变化,家住翠屏山大道的市民冉光全感受深刻,“过去,一个公园都没有,休闲时无处可去只好上麻将桌。”而今,家门口的那条“烂泥路”变成了柏油路,家对面还修起了休闲公园,10公里长的登山步道连接后山,真正实现了“人在城中,城在林中”。
桃源美梦的实现,来源于城市建设的高起点规划。
“规划引领城镇未来,规划是城镇建设的灵魂,规划关系到城镇的形象和经济的发展,我们一定要科学编制好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努力把酉阳建设成为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县委书记陈勇对4年前向城建、规划部门提出的要求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一自逃秦别有天,洞门紧锁白云边;春来歌声桃花水,莫道渔郎尽是仙。为了将明代酉阳宣抚使冉元的“桃花源”完美绘制出来,我县于2008年新组建了规划局,成立了规划执法大队,专门负责全县的规划和管理工作,先后两次完成了城乡总体规划修改方案编制及报批工作,使城市空间从单一的钟多老城扩张为“一城四组团”发展格局,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从5.5平方公里增加到30平方公里,为城市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新成立的规划局认真开展中心城区四个组团的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和编制工作,基本实现了中心城区控规全覆盖。同时还强力推进镇、乡、村规划编制,完成了全县38个乡镇和61个中心村规划编制工作和全县所有乡镇1:500现状地形图测量和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为保障城乡规划实施,加强建设工程放线、验线和建设工程竣工测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规划编制中,我们始终坚持重大规划邀请市内外甲级资质设计单位担当,乡镇及重点项目规划设计邀请乙级以上资质设计单位编制。”县规划局局长冉宜凡说,近年来,我县先后邀请重庆市规划设计院、重庆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南京规划设计研究院、法国夏邦杰设计公司、美国KPF等设计单位参与全县规划编制设计工作。
在规划管理方面,酉阳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推,严格执行部门业务办公会预审、专家委员会评审及规划委员会审定“三级审查”和“一书两证”制度,全面运行与市规划局联网的电子政务平台,实现规划审批、监管一体化。
建成大通道
构筑桃源新城大格局
“这条快速通道修得安逸,现在去火车站只要十几分钟。”提起钟渤快速通道,常年在酉阳与重庆主城来往的服装专卖店老板冉玲很是感慨,“县委、县政府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
在钟渤快速通道通车以前,县城至火车站、龙潭新城区,坐车约要50分钟。“如果考虑等车及路上种种不可预见的因素,一般去重庆主城都要提前两个小时从县城出发。”冉玲说。
“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酉’的总体目标,我们通过科学分析、理性审视,制定了‘东进、西扩、南延、北拓’城市发展战略,向东进军龙潭新城、向西扩张小坝组团、向南延伸建设板溪组团、向北拓展城北新区。”县城乡建委副主任石建国说,要扭转渝怀铁路与酉阳老城区擦肩而过,渝湘高速公路与龙潭新城失之交臂的被动局面,将老县城与未来的新城区连成一体,加快城市“东进”的步伐,构筑桃源新城大格局,建设钟渤快速通道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9月1日,历时3年修建的酉阳钟渤快速通道及延伸段工程竣工通车,把酉阳县城与渝怀铁路酉阳站连接起来,极大地改善了酉阳县城的交通条件。将酉阳旧城区与龙潭新城区的车行距离缩短至16公里,拓展了酉阳城市发展的空间,拉开了县城“一城四组团”发展框架,奠定了“20平方公里、2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构架。
“快速通道两旁山清水秀,云雾缭绕,风景真美!”贯穿巴尔盖国家森林公园的钟渤快速通道,让每一位来酉阳旅游的游客都称赞不已。石建国表示,按照“旅游兴县”战略,整条钟渤快速通道还将修建3个景观平台、1座加油站、2个集中景区、3至5条登山步道。届时,钟渤快速通道将成为一条集“景观大道、旅游大道、致富大道”于一体的城市连接道,助推我县旅游业的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进程。
高标准建设
铸就桃源新城美景
从城北到城南,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对美丽“世外桃源”进行了扩容打造,荣登国家5A级旅游景区;城市干净整洁,绿树成荫,清新亮丽,交通已变得通畅;原本斑驳脱落的房屋墙面已经被蓝白相间的新风貌所替代,临街店铺杂乱的广告牌也已换成统一设计的特色店招牌;过去杂草丛生、垃圾遍布的地方,已种上各类花草树木变身城市花园,健身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城市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系统都已修葺一新,亭台、灯饰等细节更是透露着整座城市的设计品位。短短4年时间,县城市民不仅亲眼目睹家园的品质提升,更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
“县城整治后不仅房屋立面清爽,房屋四周绿树成荫、环境优美,而且健身设施一应俱全,现在我和老伴不用搬新家,也有了高品质的小区环境。”家住县城红军路的王洪秀老人笑呵呵地说。同样,充分享受到城市建设好处的复兴街居民陈晓珍表示,现在城里不仅修建了登山步道、城市主题公园等,还有体育馆、图书馆、游泳馆等健身休闲场所。
近年来,我县实施城镇重点项目130余个,计划投资128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82亿元。先后建成城北迎宾大道、城南大桥等项目,完成金银山大道改造和翠屏山大道建设,酉州花园至药厂横向通道、碧津桥等建设项目,基本建成“三纵十三横”城市路网体系。酉州古城、综合写字楼等一批文化行政项目加快建设,建成了综合文体中心、桃花源广场等标志性建筑,塑造了一座座城市新地标。同时,坚持“阳光征收、和谐征收、为民征收、奖励征收、廉洁征收、依法征收”原则,先后完成烟厂片区、碧津广场、酉城河综合整治等60余个项目的房屋征收工作,拆除房屋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同时还实现了零上访、零强拆、零重大安全事故的工作目标。
在城里购买一套房子,让孩子在城里上学,是在县城搞装修的苍岭镇农民何兴志6年的梦想。今年7月,他6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三室二厅双卫,110个平方米。”经过4个月的装修,住进新房的何兴志幸福的表情一直停留在脸上。近年来,全县开发房地产项目32个,建筑面积289.7万平方米,总投资66.5亿元;已完工项目达到14个,完工面积72万平方米;在建项目18个,在建面积217万平方米。目前,共有时代山水嘉苑、华章财富国际、酉州翠屏水岸等130余幢在建高层建筑。
在村镇建设方面,我县也取得了显著效果。以“十个一”工程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集镇基础设施建设,自2009年以来,全县共建成巴渝新居5169户,改造农村危旧房11753户,实施农民新村建设31个。
科学管理
成就桃源新城美誉
一座城市,建设三分,管理七分。
“城市是经营出来的,更是管理出来的。”石建国表示,在加快城市建设之初,我县就重抓城市管理,将城市当成“客厅”来打造。
自2008年以来,我县强力推行“拆墙透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大树进城、鲜花进城、引绿入城、森林围城”等绿化工程建设,累计投入园林绿化建设资金5.6亿元,新建城市主题公园21个,建成城周生态林5万余亩,全民义务植树286万余株,建成区城市绿化覆盖面积达360公顷、绿地面积达317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为41.50%、46.25%和15.74平方米。
同时,新建城市桥梁4座,完成市政道路“白改黑”11条,新增道路黑化面积37万平方米,改造人行道6.2万平方米;新建照明线路66公里,安装城市路灯580余盏、背街小巷路灯1648盏,路灯亮灯率达98%以上;新安装路灯智能远程控制系统和节能控制系统54台94路,路灯用电量同比下降20%;新建污水二、三级管网18公里,新增雨水管网13公里。
……
“桃花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就位于县城内,整座城市就是一座大桃花源,城市管理更要做好。”县市政园林管理局局长白红兵表示,为了让工作落到实处,我县制定了“一个控制、两个清除、六个一样”的管理目标(即控制道路扬尘、清除零星垃圾、清除路面积水,实现白天晚上一个样、晴天雨天一个样、大街小巷一个样、新城旧城一个样、检查平时一个样,城市乡镇一个样),构筑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管理到位、责任到人”的管理体系。
有志者事竞成。2010年酉阳实现了市级山水园林城市、市级文明县城和市级卫生县城“三城同创”,2011年又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县城”,目前正在着力争创“国家园林县城”和“国家卫生县城”,城市管理基本实现了系统化、网格化、信息化、精细化目标。
4年华丽转身,如今的县城,风景即是城,城即是风景,一座“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桃源新城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