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摄影】利剑高悬 打非治违——酉阳县国土房管局执法监察工作纪实

分类: 摄影日志 |
利剑高悬
——酉阳县国土房管局执法监察工作纪实
11月5日,星期一,但是这天下午,重庆市酉阳县国土房管局执法监察大队的办公室里,只有3名工作人员上班。其余的人并不是在偷懒,而是外出开展动态巡查工作了。
“我们真正的工作场所在办公室外,在每一个打非治违现场。”执法大队副队长唐源明告诉记者,执法监察大队共7个人,他们的工作,就是遏制和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树立国土资源行政执法的严肃性,规范国土资源市场管理秩序。
多举措完善“12336”举报电话机制
今年9月3日,一名群众拨通了“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中心的专线电话,称该县兴隆镇积谷坝村4组(小地名白岩堡)有人非法开采重晶石、萤石矿。受理中心迅速记录举报内容,认真填写举报电话接听表,并将内容上报。
4日,5名执法监察队员就紧急前往白岩堡,按举报线索对当地非法开采情况进行核查。调查发现,该矿山确未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许可,为非法开采。执法人员当即对当事人颜某进行了处罚。
“从‘12336’正式运行至今,已经接到了超过80多个举报电话,帮助我们提供了10多起非法开采、违法用地线索。”执法监察大队队长彭华表示,运用举报电话机制,让执法方式从过去的自查自纠转向群查群防,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发现和查处变得更加及时、准确。
为畅通举报渠道,让广大群众知道和熟悉“12336”国土资源举报电话,近年来,酉阳县国土房管局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形式广泛宣传,逐步使这一举报平台深入人心。此外,《“12336”国土资源举报电话工作方案》《“12336”国土资源举报电话受理范围》《“12336”值班工作职责》等工作制度,也对群众的来信、来电举报信息适时登记反馈、及时报告落实,有效地制止和查处了一大批有苗头的违法违规行为,避免了国土资源的流失。
坚持动态巡查制度成效显著
2011年11月中旬,天仙洞旅游开发项目在万木乡月亮村动工。当年12月,酉阳县国土房管局执法监察大队在动态巡查中发现,该项目属于边报边建违法用地。鉴于这宗违法用地在立案查处期间已取得用地批复,他们庚即对其破坏的34.9亩土地,按照每平方米9元的标准进行了处罚,共收缴罚金20余万元。
把在建项目用地情况纳入打非治违动态巡查范围,是近年来该县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新内容。“按照预防为主、查防结合的原则,这样的动态巡查有效地弥补了日常巡查遗漏,真正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执法监察大队动员李凯说。
目前,酉阳县已形成县、乡、村三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网络,实行全员监察,动态巡查力度得到全面加强。基层有信息及时上报,县局有信息立即查处,这样的动态巡查执法体系,实现了违法用地集中区域的重点防控、严防死守。
创新跨部门跨区域协作执法方法
在酉阳县龙潭镇江丰村与秀山县溪口镇五龙居委会交界处(小地名陈家岩),有一处闻名全国的“羊石坑”特大型汞矿床,常有违法人员私挖盗采,安全隐患极大。但是,由于不法分子开采的汞矿资源主要在酉阳地界,而汞矿炼炉等设备却安装在秀山地界上,给两地执法带来很大困难。
“如果酉阳的执法人员去查处,只能查处酉阳地界上的违法行为。”李凯表示,治标不治本的执法现状,促使两县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开始从各自为阵向联合执法转变。6月12日,由两县联合组成的一支113人的执法工作组,前往陈家岩,对当地矿源进行了彻底的封堵,汞矿炼炉也被依法爆破,彻底摧毁了这个长久存在的非法开采窝点。
“跨部门、跨区域联合协作执法,在执法强度、执法力度、执法面上都得到了很大提升,最终取得的效果也非常明显。”酉阳县国土房管局副局长吴轩洪介绍,目前酉阳县已建立了国土房管局、安监局、公安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国土资源联合执法机制,适时开展联合巡查、督查,现场制止、交办,进一步加大了国土资源监察联合执法力度,有效破解了“单方执法难”的难题。
开展高质量卫片执法检查
今年是酉阳县开展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第三年,国土资源部下发该县的2011年度卫片检测图斑总面积3266.1亩,其中耕地为2396亩。
工作量大,时间紧,要求严。年初,一个以县长为组长,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国土房管局、监察局、公安局、规划局、财政局和各乡镇人民政府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就迅速成立。领导小组从年度任务下发之初,就立即制定出卫片执法监察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此后又相继出台《酉阳自治县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酉阳自治县建立土地执法共同责任机制的意见》,从制度和机制上对用地行为和土地执法工作进行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