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摄影】当好耕地的守护者

分类: 摄影日志 |
当好耕地的守护者
——酉阳县国土房管局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纪实


7月的酉州大地,满目葱茏。放眼绿油油的田野,一块块方田整齐平坦,一株株作物随风摇曳,农田边竖立的基本农田保护标牌格外醒目。
作为重庆幅员面积最宽广的县,酉阳县耕地保有量是全市之最。截至2011年底,全县实有耕地面积110835.0497公顷,实有基本农田面积91146.14公顷。在全县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城市建设加速推进的大环境下,这样的成绩与酉阳县国土房管局“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双赢”的工作原则密不可分。
强化耕地保护责任制
年初,重庆市政府对酉阳县下达了今年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并与县政府签订了国土资源管理目标责任书。按照耕地保护目标要求,紧接着县人民政府县长与县政府副县长也签订了责任书,县政府县长又与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签订了责任书,各乡镇也与村、组也签订了责任书。
“通过这样层层签订责任书,强化了耕地保护共同机制,更好地落实了耕地保护责任制。”酉阳县国土房管局规计耕保科科长肖涛表示,以前耕地保护工作主要是各级政府负直接责任,从2011年开始,该县实行党政同责,将耕地保护目标考核纳入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和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制度。
“党政同责”带来的是耕地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从县领导到部门乡镇,再到村组干部,一支阵容庞大的耕地保护队伍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各成员单位通过明确职责,开始了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和长效机制的探索。
此外,在土地管理政策层面,酉阳县还在2010年先后出台了《酉阳自治县耕地保护目标考核办法》《酉阳自治县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实施细则》《酉阳自治县基本农田保护奖惩制度》等制度,2011年又结合实际对这些政策进行了补充完善,并制定了《酉阳自治县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酉阳自治县关于建立土地执法共同责任机制的意见》两个规范性文件,促使全县耕地保护工作进一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实现用地和“拥”地平衡
从2008年至今,酉阳县动工兴建了四个工业园区,城市建设向城南、城北进行了扩张,各乡镇也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引资建厂,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土地消耗也明显上升。这让酉阳县与东部沿海市县一样,把如何实现耕地保护与项目建设的平衡,作为了全县土地管理工作的重点。
“酉阳不是用土地消耗换发展,通过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国土整治等措施,我们能够实现两者间的平衡。”酉阳县国土房管局负责人表示,通过深入调研、激烈讨论,该县找到了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的有效方式和耕地占补平衡的主要手段:严格建设占用耕地审批、户改退地、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清查闲置土地、建设标准厂房……
实际上,酉阳县自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启动至今,就已经完成80个市国土局入库备案项目,复垦耕地4939.27亩,另有76个项目的复垦已经启动。在国土整治方面,42个县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2个部(市)级土地整治项目、4个市级基本农田整理项目、1个国土整治整村推进示范项目,将对全县92292.3亩土地展开整理。“我们计划再启动5个市级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和1个城乡统筹土地整理项目,对34000亩土地进行整治。”县国土房管局负责人介绍说。
“腾笼换鸟”式的监察执法
从2009年开始,“腾龙换鸟”作为一个新词被应用在酉阳县的土地监察执法工作上。当时,工业园区正面临企业占地不建设、小企业占大厂房、大企业无厂房的尴尬局面。在小坝全民创业园,大量园区用地被企业圈起来却没有后续投资,还有的土地成为了各类材料的堆放场。很快,县国土房管局组织人力对这样的现象进行了一次监察统计。
“这样的浪费与园区建设集约用地的初衷背道而驰。”县国土房管局负责人说,根据监察情况,酉阳国土房管局会同其它相关部门对园区企业进行了一次清理,“把不建设的企业‘请’出去,把投资小占地大的企业换出去,千方百计保证投资大、有潜力的企业用地,实现土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区别于园区用地的“腾笼换鸟”,农村土地执法监察面更宽,任务也更重。为此,酉阳县国土房管局搭建了一个县、乡、村三级耕地保护监察网络,在全县每个村都配了一名违法用地监督信息员,特别针对基本农田,还确定了专人进行巡逻检查,有效遏制了乱占滥用和擅自占用耕地的行为。
“今年国土资源部下发我县的2011年度卫片监测图斑总面积为3266.1亩,其中耕地2396亩,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前期工作。”酉阳县国土房管局负责人表示,下半年,酉阳县国土房管局还将围绕全县“五个倍增”和“五个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主线履行职能,保发展、保资源、保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