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摄影】伏羲洞奇观


分类: 摄影日志 |
伏羲洞奇观
洞内造型奇特,曲折回环,佳景遍布。宽的地方如广场,窄的地方像长廊。时而似高原千沟万壑,时而如沙漠起伏不平,时而似平原一马平川,时而如大海波涛汹涌,时而一派山水田园春意盎然,时而一片北国风光。美轮美奂,极具观赏性。
洞内景观千姿百态,琳琅满目,绚丽多彩。石笋丛生,石幔高挂,石柱巍峨,石帘低垂,石瀑飞流,数不胜数。或立、或卧、或顶天立地,似人、似树、似佛、似象牙、如珍珠、似宝塔、如珊瑚、似玉树,似琼花,色泽莹润,流光溢彩。如华灯高照,如入云玉柱,如素女含情。像一件件精雕细刻的工艺品,令人惊叹不已。高达80余米的石观音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堪称世间珍品;始祖脚印栩栩如生,世上绝无仅有,弥足珍贵;敦煌壁画,错落有致,各具形态,光彩夺目,斑斓辉煌,美不胜收。
洞内4个大厅,宽敞雄伟,巧夺天工,其中有一大厅,如富丽堂皇的皇宫大殿,海底龙宫,令人震撼。
500平方米的流石坝如层层梯田,流水清澈见底,全国罕见。相传,人文始祖伏羲曾在此试种水稻,故这层层梯田,只有神仙才能种植。
高108米,宽88米的九天飞瀑,是目前国内已开发溶洞发现的最大石瀑布。绝美的景致,形态各异,披金洒银,气势磅礴,世所罕见,震撼人心。恰似“一块壁毯挂天穹,本是雾水飞溅成。熠熠生辉花似锦,疑是繁星嵌夜空”。
地质伏羲洞
伏羲洞内千姿百态的沉积物,是亿万年岩溶地质变化和大自然恩赐的超然艺术杰作。
据来此进行岩溶地质科学研究的专家考证,伏羲洞是典型的中国南方喀斯特溶洞,其发育形成于大约3亿年前。
最神奇的是,经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理事、国内“天坑之父”朱学稳教授的实地踏勘后确认,伏羲洞外的古桃源与伏羲洞原为一体,后因地质原因塌陷形成天坑,其发育形成历史久远,比国内天坑都老,是天坑、溶洞、地下河三位一体的最佳组合体。代表我国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在世界上都极其罕见,有着重要的地质地位。
专家们无不惊叹,伏羲洞洞体规模之巨大,品种之繁多,色泽之瑰丽,以及形成时代的多期性,沉积物大小的悬殊性,石笋、钟乳发育的密集性,均为我国洞穴所罕见,集国内洞穴岩溶景观之大成,堪称“地下的世外桃源”。是我国已开发洞穴中科研价值最高、历史最悠久、景观最神奇的地下地质奇观,是大自然赋予的鬼斧神工的艺术宫殿。
魅力伏羲洞
洞内气温适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皆游。
伏羲洞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千景万物,充满生机;洞内一步一画,画画逼真;一步一诗,诗溢情荡。进入洞中便如走进神话世界,迷幻如临仙境,置身像在画中。
伏羲洞是研究远古历史的天地,笋柱隐囿着无声的流年,钟乳滴诉着沧桑巨变,屏幔记录着上古洪荒的信息。
伏羲洞是文学艺术的长廊,走在洞中长廊,或踟蹰石板步道,伫立细览,会领略无穷奥妙,怡然悟出箴言哲理,陶冶灵魂情操。惊叹大自然神奇的造物主,用水中的碳酸钙做雕刀,精刻细镂,创作出玲珑剔透、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
伏羲洞还将让你忘却人间烦恼。游人啧啧的赞叹声中,有游人的尖叫和惊叹。身置溶洞,可忘荣辱,一切忧愁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