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摄影】今日春社 尝土家美食社饭


分类: 摄影日志 |
今日春社 尝土家美食社饭






土家人为何要吃社饭
什么叫社?按照农历二十四节气,从立春后的第一个戊日算起,十天一戊,第五个戊日即是春社日,今年便是今天,即3月18日这一天。何为社饭?土家人在社节前后,用糯米和蒿菜加工制作的饭称社饭。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又改成了用腊肉、糯米、蒿菜(蒿枝、白蒿)、野葱、核桃仁、花生等一起制作社饭。在多年的制作过程中,社饭也在逐步改变。社饭原本是土家人祭祀先人和忆苦之用的,后逐渐演变成土家美食,其做法也越来越精细了。
“土家人都有吃社饭的习惯,虽然各地做法不一样,但都离不开糯米和蒿菜这两种主料。”今年65岁的李廷和说,社饭是做给自己最亲的人吃的,不论亲人再远,都要想法送去,这也是土家人多年来的习惯。
制作社饭程序很讲究
据李廷和介绍,制作社饭,首先要采摘社菜,社菜即野生蒿菜。首先将蒿菜(以白蒿为主)嫩尖采摘回家,洗净后切碎,反复捶洗,挤净苦水,然后与腊肉、豆腐干、野葱、食盐拌其他食物放入浸泡过的糯米中,上甑蒸熟,便成香喷喷的社饭。对不在家的亲人,要请人带或者邮寄。土家人吃社饭,要邀请亲朋好友,并备以酒菜,一同品尝,欢声笑语,其乐融融。通过吃社饭,进一步增进了亲朋间的情谊。
在每年社节吃社饭时,亲戚、朋友聚在一起,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社饭,一边谈古论今。今年70岁的秦代贵老人说,一到社节可热闹了,有的摆谈当地历史,有的则讲述今天的发展变化,总之是无话不说,好不开心。
吃社饭是爱护土地
吃社饭,是古人遗留下来的社祭遗风。在我国原始的自然崇拜中,十分重视对土地的崇拜。殷商时对土地的祭祀就已普遍。周朝后称土地神为社神,原始的土地崇拜发展为社祭。这种崇拜,演变为后世重要的农事节日———社日。
古人在对农作物驯化前,以一切可食的野生植物为食,蒿菜是春天最早破土发芽又能食用的植物,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它才得以生存和繁衍,认为蒿菜是土地、土地神对人的恩赐。土家人每年要将蒿菜与糯米一起制成食品———社饭,敬献到土地神面前,感谢土地神的恩赐,等神食用后自己才食用。
原 料:糯米、大米、熟腊肉、荠菜、青蒿菜、苦蒜(野葱);
调 料:茶油、盐、味精等适量;
制作方法:蒸。腊肉切成小丁,苦蒜去根须切成短节,蒿菜洗净(只用嫩叶),切成短节,揉出苦水剂干水分。入锅用茶油炒至蒿菜转黄去除苦水待用。糯米、大米淘洗干净,糯米用水浸泡;大米先放入沸水锅中稍煮片刻捞出,滤去米汤;糯米滤去水分后与煮过的大米混合一起,放入腊肉丁、苦蒜、蒿菜、盐、味精拌匀,放入甑内,用大火蒸熟即成;
风味特色:青蒿野葱味馨香,腊肉香味浓郁,米饭油而不腻;
技术要领:蒿菜只用嫩叶,必须揉出苦汁,茶油不能多放,没有茶油也可改用菜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