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日志】酉阳“桃花源广场”遍地都是稀世珍宝

分类: 摄影日志 |
酉阳“桃花源广场”
遍地都是稀世珍宝
地质专家称中华角石化石是一种海生无脊椎软体动物化石,是中国的特有化石之一。中华角石是4亿4千多万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凶猛食肉动物,化石现分布于中国华中、华南等地区。据介绍,该化石因样子很像“牛角”,所以人们称其为角石。从生物进化的历程中可以看到,进入5.4亿年前的寒武纪以后,各种各样的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被人们称为“生命大爆发”。在距今4.95亿年前,古海洋中出现大量藻类和三叶虫,同时,三叶虫的天敌———角石也大量出现。中华角石属头足纲的鹦鹉螺类,是奥陶纪中期直角石的一种,也是我国特有的角石。民间认为它能辟邪、聚财,使家族兴旺发达,因而成为镇宅珍宝。1994年,从湖北灰岩中发现的一枚0.95米的中华角石化石,现陈列于南京博物馆,属于罕见的珍品。其后发现的一根长162厘米的中华角石化石,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大的古代无脊椎动物化石。奥陶纪约开始于5亿年前,结束于4.4亿年前。当时气候温暖,全世界几乎都被浅海海水淹没,中华角石化石就是此时的产物。中华角石化石具有坚硬的外壳,许多种类壳的表面还发育有不同的纹饰,这是重要的鉴定依据。专家认为,中华角石化石属于稀世珍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