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日志】土家族的传统风味小吃---“油茶汤”

分类: 摄影日志 |
土家族的传统风味小吃
“油茶汤”
土家族人聚居的山区,山高林密,盛产油茶树。于是当地人就用油茶籽榨成茶油,再用茶油制成“油茶汤”。不过,今天“油茶汤”中的茶油已多半改用菜油代替了。
关于“油茶汤”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据《酉阳县志》记载:汉将军马援(伏波将军)当年驻扎酉阳,因此地多瘴气,兵士的健康受到威胁,于是用合茗叶、茱萸、芝麻等研成末,再加盐制成汤,名五味汤,供兵士饮用以防瘴气。后来当地百姓仿效之,渐成习俗,遂演变成今天的“油茶汤”。
另据有关黔江地区风味食品的介绍说,大约在明代,土家族人民经常遭受侵扰,被封建统治阶级围攻。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人们家中只剩下一些粗茶叶、茶油、玉米、蒜苗了,于是只好用这些东西烧一锅“油茶汤”过年,从此这一风俗便一直沿袭至今。
“油茶汤”味道鲜美,有一股茶的清香,既能充饥,又能提神,是土家族人喜爱的食品。土家族有一首歌谣说:“土家儿女爱唱歌,只因烧了油茶汤喝。吃了油茶汤提精神,歌声洒满酉水河。这几天来心发慌,只因未吃油茶汤。合在一起烧油茶汤,吃了油茶汤心舒畅。”
原料:茶籽油250克,粗茶叶500克,熟嫩包谷籽200克,炒爆阴米子100克,酥黄豆50克,熟碎花生米50克,豆腐干颗40克,炸粉丝50克,蒜苗50克,姜米20克,胡椒粉15克,精盐适量
制法:炒锅置火上,放入茶籽油烧热,接着倒入粗茶叶略炸,再投入姜米炒香,随即掺入清水,待熬出味后打去料渣,调入精盐、胡椒粉,将汤汁分盛于碗中,分别撒上熟嫩包谷籽、炒爆阴米子、酥黄豆、熟碎花生米、豆腐干颗、炸粉丝(切节)及蒜苗(切碎),即成。
特点:色黄汤淡,咸鲜味香,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