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稀 摄 影 家 吴 胜 延
获“共和国杰出艺术家”称号
武陵都市报
记者李红波
(2007.9.19)

9月18日,今年70岁的酉阳自治县著名少数民族摄影家吴胜延坐到了人民大会堂,在那里参加一场全国艺术盛会,他是以“共和国杰出艺术家”的身份参加盛会的。此次,与吴胜延一起获此殊荣的全国共400位艺术家。
“父亲一生的执著追求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吴胜延的长子吴雁(重庆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对此感激不已。
北京邀其赴盛会
经过有关部门推荐,经组委会查阅大量资料,重庆酉阳自治县的吴胜延先生艺术功力扎实,风格鲜明,感染强,在同时代艺术家中很具有代表性,被评为“共和国杰出艺术家”,获此殊荣的全国仅400位艺术家。
当记者得到信息时,吴家一家人已经乐了好几天了。当记者走进吴家时,吴胜延老人便迫不及待地拿出那封请柬。这是一封来自人民大会堂的请柬,邀请他以“共和国杰出艺术家”的身份出席本次盛会,并参与“2007中国艺术年度人物”的评选活动。
不懈追求半个世纪
吴胜延1958年从酉阳师范毕业,一年之后进入报社成为一名美术编辑,但他却喜欢上了摄影记者这个职业。“当时因为相机很少,提着相机到处拍照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吴胜延回忆起当年的情形,自豪感溢于言表。
从此以后,吴胜延把绝大部分的热情都投入到了摄影事业中,每次领到工资、稿费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去补充摄影器材。每年订阅大量的摄影专业书籍也是他固定的开销,靠自学他慢慢掌握了摄影的技巧,并逐渐在同龄的摄影爱好者中脱颖而出。
直到现在,酉阳县内每当有重大事件发生,仍能看到吴胜延老人身背相机的身影,今年70岁的他依然活跃在摄影第一线。
在吴胜延的家里,客厅、书房、卧室,每一面墙壁上都展示着他满意的摄影作品。“这些都是我几十年来的积蓄了”。吴老幽默地告诉记者,“家里也就是这些照片和相机值钱了。”尽管吴老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但他总是因为捕捉到了许多“美好瞬间”而无比欣慰。“酉阳所有的乡镇和80%以上的村都去过了。”吴老说,“腿不勤是拍不到真正的好照片的。”为了拍摄到不同天气里的酉州田园风光,他经常只身一人深入到乡村和高山大盖。
镜头成为酉阳的“活名片”
从第一次使用“卓尔”(原苏联产的相机)到后来的“蔡司”(德国产的相机)、上海、海鸥……现在的“佳能”专业相机,40多年来吴老使用过的相机就有10余台。“使用过的相机概括了相机进化的过程。”
现在在酉阳大街小巷的礼品店中,前来观光的人们总会对一本吴胜延摄影画册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那里面记录下了酉阳最美丽的风景。也正是因为吴老用镜头不断地记录了酉阳特有的自然风光和优美的风土人情,并将其宣传到山外的大世界,他的作品成为宣传酉阳生态美景的“活名片”。
几十年来,吴胜延已经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摄影作品5000余件,其中《高兴的话儿说不完》、《大地的旋律》、《土家苗寨梯田美》等30多件作品在全国大赛中获奖。

图为吴胜延翻阅自己的作品(李化摄)

记者采访时的情景(李化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