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其实前些年还是经常会去吃夜宵,因为我们通常打完球已经是晚上11点了,但打完球后大伙还会约好去吃夜宵,点几个菜,再叫上瓶白酒或啤酒,一边吃一边喝一边聊球,热热闹闹,丝毫没有困意。但往往是到了散席时通常都是凌晨一点之后,回到家洗完澡近凌晨2点了。这时,肚子还是胀胀的,难于入睡,难免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效率。但近年来,我几乎与夜宵隔绝,因为吃夜宵的确不利于健康。
在这里主要还是说说夜宵,其实吃夜宵也是岭南人多年来特有的生活习惯。记得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尤为盛行,无论是五星级酒店还是普通餐馆都经营夜宵,按广东人的话说就叫“喝夜茶”。那时,这些大大小小的餐馆都非常火爆,有些是与家人来的,有些是朋友之间来的。我记得八十年代末刚从部队转业时,有一位做医生的朋友就经常喜欢到一家叫“又一村”的酒家去吃宵夜,他几乎都会叫上我,先到酒家楼上的的卡拉OK厅唱上几曲,然后就到楼下的大堂吃夜宵,先点上一壶茶,再点几份小吃,什么凤爪、蒸排骨、烧卖、虾饺及青菜。其实也不是饿了,就是当时流行时尚的一种消遣。那时的餐厅无论大小都会在前中央搭一个台子,供乐队和歌手演奏和演唱。客人可以一边小饮一边听歌,如客人想听什么歌可以现场点唱,大胆的客人也可以上去和乐队配合唱上一曲,无论唱得好差客人都会给予热烈的掌声。当时来说就是非常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文化。
虽然近些年来,经营夜宵的酒店在不断减少,但也不意味着岭南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只是换了一个方式,或者基于不同人群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已。注重生活质量的人不会再去这些场所去消费或商谈事情,朋友聚在一起更多的是选择安静一点的茶馆、咖啡馆或者各种会所。但普通人更多的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去消遣,或者真的是为了填饱肚子。比如,在选择下午下班后去锻炼的人群,活动结束后已经比较晚了,一定也是饥肠辘辘了,他们会选择经济一点的大排档去吃。现在大排档丝毫没有减少的迹象,说明岭南人还是很喜欢吃夜宵的方式。现在,深圳很多成熟的小区的周边都有专做夜宵生意的店铺,或是大排档,或是小饭馆,喜欢扎堆,抱团揽客。有的整条街都是卖烤鱼,有点整条街都是火锅店。当然,更多的是什么都卖,互补短长。顾客来了,想吃什么都有。像什么砂锅粥、雷州狗羊、猪肚煲鸡、海鲜大排档,配以炒米粉、炒牛河等主食,品种很丰富。当然,去大排档消费的人,啤酒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我父母家附近有一条食街,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每天傍晚四五点钟,穿着五颜六色制服的伙计们就开始在这条街边上摆上桌子了。远远望去,一片连着一片,煞是壮观。其实无论是岭南的一线城市还是中小城市都是一样,无论是经济发展好的城市还是相对差的城市,都不会影响百姓吃夜宵的习惯。哪怕是小县城也如此,也许是因为没有太多的娱乐,消夜自然而然成了一种消遣方式。我每次回梅州,一定少不了去吃一次乳狗炖大枣汤。其实我不是很喜欢吃狗肉,但那家做的乳狗炖红枣汤就特别可口,特别的鲜美;再如在机场附近的那家福高酒楼做的榴莲煲鸡汤,从开始的抗拒到慢慢接受再到上瘾,形成了逢去必点并百吃不厌的一道美食,每次吃完后还留恋忘怀。这也说明了岭南精美小吃的一种饮食文化。
我一直在南方工作,生活离不开两广。当年在广西南宁当兵时也习惯去吃宵夜。其实南宁的小吃不亚于广东,具有广西特色的小吃数不胜数,味道独特,什么老友粉、生榨米粉、砂锅饭及各种炖品都味道绝佳。所以,至今有机会到南宁,我都会去大街上的正宗南宁小吃摊上去过过嘴瘾。去年去南宁时,在青秀山上的一家老友粉店去搓了一顿,味道真的好极了!
对于习惯吃夜宵的岭南人来说,消夜虽然属于不健康行为,但又好像一种难以戒掉的瘾。这就是岭南饮食文化的一种体现。岭南饮食文化是岭南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令人注目的花朵。她由岭南特有的地理气候环境所孕育和培植,又得到中外饮食文化养分的滋润,随着岭南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形成,具有浓重的地方特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