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静安印象

(2012-05-02 11:35:48)
标签:

杂谈

记得98年来上海出差,是住在静安寺附近的静安宾馆,当时的静安宾馆虽然不能算是好的,但感觉还不错,因为带有西班牙的建筑风格,有欧式的味道。当时我的老板出差都喜欢住古典一点的宾馆,比如还喜欢住和平饭店,但当时我还是喜欢现代一点的。如今吗,随着年龄的增长,观念也有了一些变化,也喜欢古色古香的。

记得静安宾馆内部大部分是木质结构,地板也是木质的,走起来还有点响。当时,宾馆的正前方还是一片开阔地,窗口上一望,能清晰地看见斜对面的静安寺和静安公园。

可如今,在高楼大厦、繁华街市的包围中,静安宾馆却显得这么的渺小。甚至连找到它都有点困难,因为不但以前开阔的门前被高架桥横穿跨过,更是被一栋栋高楼大厦覆盖住,就连宾馆正门都被一道墙隔开了,且感觉整栋大楼很陈旧,一楼有几家什么按摩、棋牌的门店,感觉破旧不堪。难道这就是我当时下榻的静安宾馆?真的是不可思议。只是宾馆后面的小花园还完整的保留着。

我当时印象最深得还是静安宾馆后门小花园边上的那家静安面包房,每次经过那都见有很多人在排着队在购买。心想真有这么好吃吗?于是我也凑着热闹买了一些面包点心,感觉真的狠好吃。那外皮金黄松脆,内质精白甜香、在手犹如棍棒、入口顿觉软韧、既意含趣味又留有想象的法式长棍面包,至今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今那家面包房依旧存在,我当然不会放过再去品尝的机会,面包房内还添了一些座位,还有现磨咖啡经典搭配的下午茶,坐在那享用一份纯正法式面包和感受奶香与醇苦的咖啡,仿佛让您远离喧嚣的城市,置身于法国塞那河畔的联想。

总是带有一份遐想,所以对周边的环境多了一份的好奇,没事就在周边转转。不知不觉走到了静安别墅。这块如今号称上海最大的新式里弄住宅群,曾住过蔡元培、于右任、孔祥熙等诸多社会名流,李安的电影《色戒》也在静安别墅取过景。

走进静安别墅的拱形大门,一式红砖墙。两边小弄堂,很是整齐。弄堂内,还有咖啡铺和茶室,还有各种艺术门店或者书吧,虽然门店很小,但都显得很精致。尤其是在铺上了木地板的天井里用餐喝茶,不比大饭店里的包间风雅自在许多。

弄堂的经纬分明,南北向是道路的主干道,所有的别墅东西排列。有些铺子就蜗居在某个底楼的前客堂或天井。每条东西向的小弄堂口,店招广告林立。尽管这条已有80年历史的老弄堂离南京西路的商业圈很近,但它俨然是特立独行于繁华都市中的一方宁静安详的世外桃源。它看似与周围的摩登和嘈杂格格不入,却能以其随遇而安、荣辱不惊的姿态泰然处之。

虽然具有文艺气息的的创意小店在此比比皆是,但还是有别于商业气息过于浓重的田子坊,静安别墅中的那些时尚创意小店退去了浮华的外表,低调地生存在弄里坊间。与当地的原住民在同一屋檐下共享一份恬静,绝无喧宾夺主之想。而田子坊的商业气息明显浓重许多,但这次再到田子坊,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商业气息虽然浓厚,但很具有商业道德规范。一壶菊花茶、一杯卡布基诺咖啡、一瓶啤酒,结账时一共86元,你相信吗?一问服务生是不是搞错了,他回答说,今晚所有食品五折优惠。

在静安别墅,所感觉的文化是不一样的。就是这样一条弄堂,让老上海的遗韵和新上海的风情在这里融会,让昨天的影像和今天的素描在这里重叠,让世俗生活和新锐创意在这里交织。因时间关系,不能慢慢地细细地领略和感受这里的一切,但已经给我留下了很美好的印象。

我真的很喜欢这里。下次再临上海,一定再好好感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