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屋
(2012-04-04 19:56:34)
标签:
杂谈 |
每年清明回老家扫墓,都少不了去祖屋看一下。说起这个祖屋也不是很长的时间,顶多也是百年的历史,是爷爷建的。当年爷爷有了钱,于是自己从旁边的太爷爷建的祖屋搬出来,建立了自己的小家,面积要比太爷爷建的小一些。
爷爷奶奶去世得早,父亲很小就离开了老家,我小时候也就是每逢过年时父亲才带我们兄弟姐妹回去一趟,但从来不住,吃完午饭就回来。毕竟是农村,也没多余的房子给我们住。看见堂哥们都住的很挤,两位堂哥还为了争一间属于我父亲名下的房子还闹得不可开交。我当时就知道,他们过得真的太苦太穷了。
究竟有多苦多穷?一位堂哥穷到竟要去掀屋顶的瓦和拆房间的木梁去卖。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所以我心里特别怨恨我这位堂哥。大家都穷,为什么其他人不会这么做,他竟能作出这种事来。后来每次回老家,我几乎都不愿见到他,即使见到他我都不会主动与他打招呼。真的感觉他不是男人,心里瞧不起他。
还有就是姐姐当年下乡回到了农村,理所当然要回那属于我父亲的那两间房,但因以前一直被那位堂哥占用,只能要回了一间。听姐姐说他真的一点也没有亲情味,还老欺负人,后来姐姐回到城里工作就再也没有回去过,按她的话说,那段日子真的是不堪回首。
父亲虽然很小就离开了家乡,但对爷爷留下的祖屋却充满着感情。前些年还维修了一次,也是以父亲为主,还有在外地工作的堂哥出了一些钱。我当时试探性与父亲说不如把它拆了重新建起来,父亲不同意,毕竟是爷爷留下了来的产物,对父亲来说尤其有一种特殊的意义。
祖屋已经很长时间不住人了,父亲除了每年回去祖屋一趟,每逢过节都要打电话交代那些侄孙们要把祖屋打扫干净,过年时要挂上灯笼,要点上灯,要给祖屋添上一点喜庆。
这次回家,父亲又提到给祖屋修缮的事宜,我完全同意,但我的意见还是要尽量保持原有的建筑材料,能不换的就不换,如果什么都换成新的建筑材料那就失去祖屋的意义了。同时还要征求在外地工作的堂兄们的意见,免得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祖屋的上厅墙上,一直挂着爷爷奶奶的画像,每次回家,还少不了在爷爷奶奶的画像前上香烧纸,这也成为多年的习惯了。
年复一年,父亲今年也有83的高龄了,还照样上山拜扫爷爷奶奶和他的兄弟们,前些年还健步如飞,今年上山感觉就没那么自如了。表哥都还打趣对父亲说:“姨夫,您这么高龄还每年回来为您父母祭扫,真的不简单啊!您父母在九泉之下不保佑您都不行啊!”。听到这番话,父亲也是感慨万千。是的,为了重建爷爷奶奶的墓地,已经花费了20多年的心思,几经周折,才完成了他的心愿,也才有每年清明回去祭扫的心愿。我想爷爷奶奶在另外一个世界也能感受到父亲的心思和孝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