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2011-04-28 10:33:19)
标签:
杂谈 |
我在书房整理书籍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在一本书里夹着一篇儿子在初中时候写的作文,题目叫《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看后很感意外和感动。现我将把这篇作文一字不漏的原文照登。
在一本书中偶尔看到一句话:“成长中那些不同的经历,折射出相同的关爱”。
各自家庭都有不同的背景,所以生活经历也有所不同。但是,不同的生活进程却往往沉淀了相同的东西,譬如,父亲的关爱,譬如,母亲的关爱。
(一)证明 . 爱
前几天,央视做了一个介绍钢琴家郎朗父子的专题节目,郎朗被主持人问到一个问题:“从前你父亲打你的时候,你恨父亲吗?”郎朗回答说:“当时他打我的时候我当然很不服气,心想你凭什么打我啊?但我倒是不恨父亲,现在我都还感激他”。这时,台下的父亲笑了,或许脑海中又浮现出当年那个“残暴”的画面,他的笑,带有愧疚,同时也带有些欣慰。
我便联想起我小时候,因不好好弹琴,父亲抽我,而伟大的母亲则在一边“添油加醋”,我当时还想,你们越打我,我就越不好好学。事实上,后来我考过了钢琴八级,还算是一个不错的级数。如果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呢?我想很多人也会与我一样,像郎朗一样回答这个问题。“当然”不服气,但“不恨”父母。
为什么?这是一个经得起人花一辈子时间去思考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用五秒钟给出了答案,但这五秒钟背后,是十年的沉淀、感悟与归纳。
不服气是暂时性动词,它是能够轻易改变的。
恨却是永久性动词,它可以恨五年,十年,恨一辈子,到死都消磨不去。
对爱的人,我们有理由不服气,却没有任何理由去恨。
所以,对所有人来说,自认为不爱父母或父母不爱你的人说,如有上述情况,你和你的父母一定是相爱的。
(二)如果 . 爱
有些人可能会不接受这种学术性的说法,认为我钻空子,那我们何不以例子说明。
如果不爱你,为什么要在早晨六点钟天刚亮的时候为你做好了早餐,叮嘱你快点起床?
如果不爱你,为什么要在每次你出门的时候,目送你离去的身影,还担心你着凉让你多添加一件衣服?
如果不爱你,为什么要在你考试成绩不好时遭一顿暴打(骂)后还报以怜惜的眼神?
如果不爱你,为什么在岁月长河中,每一段分支都有他们陪伴的身影?
如果不爱你,为什么还管你呢?
如果不爱你,他们为什么还要抚养你?
看来我没有胡说八道。
(三)既然 . 爱
既然有爱,何不将其释怀了?
难道要等到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才为他捎去一件棉衣?
难得要等到母亲睡去后,才将那一盘削好的水果从身后递上?
难道要等到父亲将沉重的沙发搬开后,才上去帮他一把?
难得要等到母亲将饭菜做好后,才去问一声需要帮忙什么?
难道……还有难道吗?
人们说父爱如山,山的背后有成片的宝藏,山的前边却印刻着冷峻和尊严。
如果不主动把山凿开,又怎会发现山后的爱?
人们说母爱如水,水的底下有遍布的珍珠,水的表面却被绿藻覆盖。
如果不主动把手伸入水中,又怎会发现自己手上捞到的满是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