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的距离
(2009-06-20 22:38:21)
标签:
杂谈 |
刚出家门,就听见一位小朋友与他父亲的一段对话。
“爸爸,听妈妈说明天是父亲节”
“是啊,你有什么礼物送爸爸吗?”
“明天我不淘气,听你的话,你也不要打我了行吗?”
“可以啊,你听话就不打你。”
当听到他们的一段话,我很好奇地望着他们父子俩,觉得他们的说话真的很有意思,也从中可以断定出那孩子肯定比较淘气,而做父亲也一定对儿子比较严厉。
我也知道有父亲节,但在中国,在我的印象中,这个节日还是比较迷糊的。可能西方人比较讲究。这时我就在想,儿子现在在西方,他知道明天是父亲节吗?他会来电或来信息祝福我吗?我想不会。别看我们父子,包括我与父亲,都是有距离的,一种说不出的距离。父亲和我,我和儿子都不善于表达类似“孩子,我爱你!”或者“儿子,你还好吗?”这种亲热、殷勤的的方式。在我的印象中,我从小到大,父亲对我的只有严厉,而我对儿子虽然没有像父亲对我这么严厉,但基本上也是比较严厉的。但父子毕竟是父子,其实父亲对儿子的一切都是极其在乎的,只是不体现在表面上,是藏在内心里。我小时候,当我父亲的朋友或同事们提到我时都会说一大堆夸我的话,说我如何自觉学习,如何要求上进,有什么特长等等;而我在我的朋友面前也同样会夸我的儿子各方面如何如何的好,每当说到之处自己也颇感得意。但父亲与我、我与儿子当面从来也不会说一句表扬或赞美的话。是啊!父爱是以特有沉静的方式在表达爱,父爱是羞于表达的,疏于张扬的,却巍峨持重,所以才有这么一句话:父爱如山。
今天还在一份报纸上看见有一对父女相处的就像一对亲密的朋友,甚至还被别人误认为是一对情侣。因为父女在大街上走路或是在公园里散步经常是互相手挽着手,勾肩搭背,显得非常的亲热。父亲在女儿四岁时就带着女儿进舞厅,女儿长大了,还教女儿品酒,甚至教女儿跳舞、蹦迪。女儿的所有活动一概不管,却养成了女儿很强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我想,一般的父亲是很难做到这样的。这时我又想,要是我有女儿会与他一样吗?与女儿成为朋友可以做到,但至于其它也许我就做不到了。
在中国的传统里,就有“严父慈母”之说,所以,父亲对儿子一般都表现出严厉的要多一些,还表现在少言、多板脸、吼叫挥拳;做儿子的受到委屈还不敢哭,不敢多言,不敢顶嘴。时间长了,次数多了,能不有距离吗。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男人与男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