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下班后,到我父亲家,不见父亲,问母亲父亲去哪了?母亲有气无力并带有点怨气的口气说:“回老家去了!”我连忙安慰母亲,并说道:“他想回就回呗!反正家里还有人在”。后来听说,父亲还真的打电话通知表嫂过来照顾母亲。
其实我早些日子就知道父亲有回老家的打算了,因为老家在元宵节的几天里甚至比过年还要热闹,他每年这个时候都要回去凑热闹的。家乡有个风俗,凡是生了男孩的在元宵节期间必须要举行上丁的仪式,也俗称“赏灯”,要放孔明灯庆祝。我记得我儿子出生后,到了来年的正月十五,也与父亲回了老家举行过这种仪式。那晚可热闹了:放孔明灯,敲锣打鼓,舞狮舞龙,爆竹声不断,是很有意思。
只是没想到他回老家时竟没与我们兄弟姐妹打招呼,就这么静悄悄的回去了,也不知道他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和与谁结伴回去的。现回想起来前些天他还问过我最近的工作安排,看他的意思是想让我开车送他回去,但因我最近工作确实很忙,不可能回去,也就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所以他还是独自回去了。父亲可是80岁的高龄了,虽然行走还算是比较敏捷,但毕竟上了这把年纪,我们还是有些担心。
其实我也很理解父亲,他是个闲不住的人,特别喜欢热闹,可以说“返老还童”在他身上得到最明显的体现。心态年轻,喜欢与年轻人在一起,喜欢招呼客人,有时说话又很天真,有时又莫名其妙的发脾气,在家无聊时偶尔也会坐在琴凳上弹一首曲子或者在自弹自唱。这也算是在自找乐趣吧!也难怪,这些年为了照顾和陪伴有病的母亲,几乎就没出过门,按他的话说,如果不是母亲的拖累,他会经常回老家与他的同事、他的朋友、他的学生聚会,而且还说不但要到全国各地去看看,还要争取到世界各地去看看。是啊!如果不是母亲,我想他一定能够实现这个愿望。但母亲确实离不开他,已经习惯父亲的照顾了。有句话不是说老来伴吗,就是这个道理,但想想这些年来也真是苦了父亲了。所以,他这次回老家,我们做子女的也完全能够理解,也支持他的做法,只是过程有些不可思议。
父亲就是这么一个人,都这把年纪了,有时感觉他的言行像个孩子一样,真的很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