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主创最新对话视频

(2009-04-25 17:47:59)
标签:

南京!南京!

陆川

秦岚

腾讯

大渝网

直播

视频

杂谈

分类: 荧幕互动

陆川秦岚在腾讯大渝网的直播视频

主持人:看过电影《南京!南京!》的观众都会说这样几个字“压抑,心痛、震撼”,对任何一个导演来说,南京大屠杀都是一个棘手的题材,年轻导演陆川曾经在南京上过四年军校,1937年在这座城市发生的杀戮和抵抗一直在他心里纠结,今天我们有幸请到《南京!南京!》的导演陆川以及主演秦岚来到大渝网,有请二位给大家打个招呼。

 

    陆川:大渝网的网友,大家好,我是《南京!南京!》的导演陆川,很高兴来到重庆,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为《南京!南京!》选景,很遗憾没在重庆拍,我挺喜欢重庆的,尤其是气候和吃的东西,太好吃了,这两天我在重庆看到好多朋友去看《南京!南京!》,我们所有主创都觉得特别欣慰,谢谢大家的支持人。

 

    秦岚:大渝网的网友,大家好,我是第一次来到重庆,很多年前朋友给我强烈推荐介绍过重庆,说它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是一座非常不错的山城,这次来重庆也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任务,也是向重庆所有好朋友推荐我们刚刚公映的影片《南京!南京!》,昨天走了几个影院,看到重庆的观众热烈的反映,我觉得非常的高兴,因为重庆人这么喜欢我们的电影,所以,非常感谢重庆的朋友们,谢谢你们,继续支持我们《南京!南京!》。

 

    主持人:昨天二位参加了很多影院的《南京!南京!》见面会,你们觉得重庆的观众的印象怎么样?

 

    陆川:我觉得重庆观众非常的好,重庆实际上是遭受过日本人的摧残,其实我们来的时候有一点担心,因为我们带来了日本演员,但我没想到重庆人民非常的宽容,而且特别充满爱心,昨天在一个影院,有一个观众拿了一个小寿司给中泉英雄,我觉得这显示了宽容和博大的胸怀。昨天我们在沙坪坝区跟观众见面的时候,一个女士向我提问,特别吃惊,她的提问特别专业,有时候会觉得跟这么高素质的观众去交流,会觉得特别幸福,因为电影在给一些很懂的观众在交流。我最深的感触就是我觉得重庆观众水平太高了。

主持人:陆导走过这么多城市,场场爆满,是你想过的吗?票房这么高也没想到吧?

 

    陆川:因为有纪律在身,我没有权利说出这个数字,可以环比一些娱乐大片,毫不逊色,观众爆发出的观影的热情和给我们的支持让我们特别温暖,因为拍这个电影很艰辛,包括后期制作也很艰辛,也很孤独,我们团队大家在想,花这么大精力来做,观众会不会来支持,会不会来看,所以,当时的心情真的像做梦一样。

 主持人:很多网友说陆导外表给人是很斯文的一个人,为什么你的电影从《寻枪》到《可可西里》再到《南京!南京!》,都给大家一种震撼力呢?

 

    陆川:可能因为我是练气功的吧(笑),其实我觉得经常通过拍电影去发现自己,人的外表跟心灵有时候不是一个人,我也是通过创作去慢慢发现自己。

 

    主持人:在战争题材的影片当中,女人是最脆弱也最坚韧的,我想请问秦岚,你在里面最难忘的一场戏是什么?

 

    秦岚:其实每一场戏都很难忘,不光是自己的戏,包括别人的戏,我们在场的话,大家都会互相打气,互相支持,这场戏,对我们这些年轻演员来说都是今生很难碰到的,陆导演带领我们一路跋涉着,我觉得这在我晋升演绎道路中很难碰到的,我记得很深的一场就是我跟范伟老师生离死别的戏,当时导演有要求,希望再拍得精致一些,我以为这场戏拍完了,我已经回到北京了,后来导演打电话说希望再拍摄一次,导演把他的想法跟我们说了一下,我觉得挺好的,虽然之前拍摄也还可以,但在我心里面也不是很满意,导演有这样的要求,我觉得不谋而合,后来我们又对这场戏进行拍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自己在历经一场很痛苦的经历,因为每一条拍完,我本身比较瘦,不像导演练气功的,我中气不足,哭到中途,我自己都快虚脱了,我以自己最后一丝气体让自己站稳,导演说要表现出压抑的情感状态,又选择一个特别大的大特写,这种拍摄方式也是比较难的,对于我来讲,我觉得每一丝的表演,每一丝的节奏都是需要符合导演的要求的,所以,那场戏对于我来讲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阅读过程,让我自己能够从表演的角度学到新鲜的表演境界,所以,我很那些那场戏,虽然它令我很痛苦,很难忘,但我特别感谢导演给我这个体验过程。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陆导,像《南京!南京!》这种片子是很难拍的,大家都不愿意拍,你为什么要拍呢?

 

    陆川:刚刚我参观了重庆大轰炸的纪念馆,我觉得整个抗战,包括南京大屠杀,南京的保卫战,有一个东西我没有讲出来,就是抵抗,尤其是在南京,因为一直被人家,包括我们自己认定是一个耻辱之城,在我看资料过程之中,我认为是抗争之城,是个抵抗之城,就是南京居民这种抵抗从来没有停息过,包括南京保卫战,包括南京城的沦陷后难民营里面的妇女的抗争,虽然我们在那个时候曾经败过,但在战争中倒下的,这个过程当中有人逃跑了,但老百姓一直在跟命运抗争。所以,我觉得这个历史被错误的理解了,因为那个历史当中没有中国人,中国人被掩盖了。这就是挺核心的一个原因,我们选择拍这个戏。

主持人:陆导去很多城市,很多人都问为什么会以日本兵的角度来拍,我这里不重复这个事,我想问一下是否以前以中国的角度拍得太多了?

 

    陆川:对,每一部都是中国人的角度,拍了这么多年,这些抗战的戏也没有走出中国去影响世界,72年之后我们去做这个事情,应该有一种自信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其实它也是不是以日本兵,只是以一个日本兵去贯穿整个影片,这个问题问的话也只是表现一种不自信。有一个贯穿,有些东西就会显得更真实,就会有更多人去接受,有更多人站在我们的角度去谴责侵略,谴责大屠杀。

 

    主持人:秦岚,里面有一场戏是要把你的头发剪掉,是真的剪掉了吗?

 

    秦岚:当时没有,但导演希望真的把它剪掉,就是希望能把头皮都能凸出来,后来跟造型师商量,做出来还是比较逼真的,后来就放弃了。

 

    主持人:我们很多人都以为是真剪了。

 

    秦岚:那还是比较成功的。

主持人:在这部电影长达四年的筹备当中,大家都是很压抑的,大家是怎么样调节自己的心态的?

 

    秦岚:是在拍摄过程中吗?

 

    主持人:对。

 

    秦岚:拍摄过程中没有办法再调节,因为时刻要准备着再进入那种状态,因为我可能一气呵成,今天拍了明天调,所以,我们随时得准备进去,导演说,你们刚刚拍了这么辛酸的戏时,为什么心里还能笑出来,其实在我心里其实有一块净土给《南京!南京!》的,在我的心里,我是习惯把我最重要的,比如我今天拍这场戏很重要,但是大家可能看到我很轻松,但在我心里是有一块净土给那场戏一个空间。从进组到最后杀青,我心里面一直有这块净土给《南京!南京!》的,在我用它的时候会把它调动起来,在我不用的时候会克制住自己把它尘封起来。

 

    主持人:听说陆导在拍摄的时候生病了?

 

    陆川:还好,只是因为有太多事了,白天要拍戏,晚上有很多制片管理的工作,所以,我基本上没有太多时间去想,我几乎没有睡觉的时间,所以,也没有时间去考虑自己心情怎么样,那时候基本不知道自己身体怎么回事,所以,有两次阑尾炎,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最近我们有纪录片推出来,我看纪录片里面的自己长得太奇怪了,脸是肿的,头发都立起来了,袜子也是颜色不一样的,完全没有时间,因为要把工作做完,包括现在也是,现在白天要跟他们做一些宣传,晚上回去第一是采访,第二是拍摄,还要跟投资人的商量,还有下一步工作怎么做,到现在,我们都工作还特别密集。

 

    秦岚:我们总结导演好象是上发条的小轮,白天出发的时候,就把发条拧到头,然后回去就松了,第二天又这样。

 

    主持人:现在一天睡多少个小时呢?

 

    陆川:现在每天睡差不多5个小时,但平时拍摄的时候差不多3个小时。

 

    主持人:就这四年都这样吗?

 

    陆川:不是就一年多,宣传的时候就是5个多小时。我身体要出反映的话,可能是发行完了,身体就垮掉了。

 

    秦岚:暂时消失一段时间。

主持人:影片剪辑到现在,最终的版本是最满意的吗,最多能打多少分?

 

    陆川:最终版本可能会打到80-90分,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其实不愿意有些东西剪掉的,比如说范伟跟伊田有一段对话,这些台词被剪掉的话,剧情不太完美,所以,我到现在要说一说,帮助观众去看戏。

 

    主持人:你自己看戏的时候,你是从哪一刻开始,你是含着泪的?

 

    陆川:大屠杀,官兵喊我们中国不会完的时候是流泪的,那场戏对我的冲击是特别大的。有些观众会流泪的戏,我反而比较冷静,比如说举手、卡着铁丝网等,这些都是我在冷静的时候设计出来的,我看到结尾旧照片出来的时候,我特别有感触。

 

    主持人:秦岚呢?

 

    秦岚:导演在剪辑的时候请我们演员去看过,就是小豆子被释放的时候,刘烨用自己的手遮住孩子的眼睛,然后100名妇女举起手那一段,我觉得这是中国人最顽强,最坚强抵抗的面孔,在看到这些面孔的时候,我不禁会为此动容。

 

 主持人:有重庆商报的读者说,整个电影都是用黑白镜头,有人提议,在小豆子被释放的时候应该被恢复成彩色,有这个必要吗?

 

    陆川:有想过,我们曾经有一版是恢复成彩色,很漂亮,很舒服。

 

    秦岚:我当时还建议,那个花开得很漂亮,迎着阳光。

 

    陆川:但是,中国的舆论环境很可怕,这么一弄,马上就说你抄写人家的,为了避免被批评,我们想还是就这样吧。

 

    主持人:为了永不忘却的记忆,《南京!南京!》每个人都值得一看,谢谢陆导,谢谢秦岚,也谢谢《南京!南京!》。

 

    陆川:谢谢重庆的所有观众,谢谢你们。

 

    秦岚:谢谢所有的网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