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高效课堂小组合作策略”研究
(2013-04-10 22:39:07)分类: 小课题资料 |
“高效课堂小组合作策略”研究
摘要:这是我们通过一年的小课题研究所形成的一个比较完整的行动研究过程。“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可见学会合作,善于交往,可以说是少年儿童进入现代社会的“入场券”。而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认知参与、社会化参与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合作中展开的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协调,共同承担责任,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并以小组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参考了相关资料,设计了实施的计划。以“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贯穿整个研究过程中,通过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形成某些规律性的认识,及时调整教学行为,以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为教学服务,研究效果显著。
关键词:语文课堂
一、问题的发现:
二、方案制定与实施:
(一)、方案制定的依据
1、理论依据
2、现实依据
(二)、方案的实施与行动
1、我们的策略
(1)、认识意义,把握实质
a、积极互赖;b、交流合作;c、个体责任;d、社交技能;e、集体加工。
(2)、灵活分组,加强指导
a、“组内异质,组间同质”。b、学习小组人数的确定。c、不定期重组学习小组。
(3)、选定内容,明确目标
①可合作性;②难易性;③实践性;④开放性。
(4)、教师指导,组织参与
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a、独立意识;b、责任意识;c、互补意识;d、角色意识。
②关注合作学习的进程。
③组织交流与展示
2、我们的行动
从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性要求上看,合作教学是以开发和利用课堂教学中人的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为基本动力,以科学的学习方法,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良好的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1)、合理分组——合作的前提
做好“组织”工作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充分考虑到:首先,配置合理化。我们学校的合作学习小组以6人为一组,男女生人数搭配均衡,性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起。其次,能力全面化。即一个小组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层次比较全面,低、中、高都有,这样有利于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再次,分工轮流化。小组成员分工做到每周一换,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合作意识。最后,编码组合化。我们统一规定必须对班内的合作小组四位学生进行编码。每组的一号为组长,负责小组学习的组织工作;二号为喜欢发言的;三号是较好或一般的学生;四号为性格内向,不善言语的或学习上需要帮助的学生。针对学习内容的不同及学习难度的高低,指定按不同的顺序进行交流。
例如在初读课文时,由组长负责组织小组齐读全文,或分人分节朗读,或由四号学生一人读,其余学生给他指出毛病,给他示范。遇到言语交际课,往往让四号学生先说,先表演,这样四位学生的说话水平由低到高,后面交流的不断补充好的新的内容,使前面的学生受益匪浅。有时遇到十分好说的话题,就不指定按什么人顺序说,让学生们抢着去交流。
给学生编码后能避免有些后进生在小组学习活动中仍没有发言锻炼的机会,又能避免小组学习活动无组织,盲目性地胡说。同时便于教师分类分批地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学习。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上能够顺利进行了。
(2)、明确要求——合作的目标
案例1:《颐和园》
教学中,让学生小组合作研读颐和园的各处的景物时(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方面进行研读),我帮助学生确定小组合作研读的方法和步骤是:
①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哪些词句最能反映这方面的特点;
②细细品读这些句子,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
③小组交流补充;
④讨论怎样读好这一节,练读。
反思:当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后,各小组用什么方法、步骤来学习,可由学生自己选择,自主确定,当然教师也作适当的指导和帮助,避免小组学习偏离轨道、远离目标。
案例2:综合实践活动:定出春游活动计划
我就首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目要求,再指名读要求,在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后,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做记录,其他同学按要求,分别设计出游览地点、路线、注意事项等。然后在组内评价,看看每个人的设计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反思:这样做能让学生有目的地开展小组合作活动,避免了无效的合作,使教学能够顺利达到教师的预设目标。
(3)、优选内容——合作的时机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我们认为合作学习内容的选取是最关键的一步。有些教师为了合作而合作,对合作学习的内容不加慎重考虑,这是不足取的。选取什么内容作为合作学习的任务是大有讲究的:
①当个人难以独立完成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当个人认为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光凭个人的力量难于独立完成,难于独立掌握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有效地解决这个难题。
案例3:《蝙蝠和雷达》
第一次试验怎样进行的?试验结果怎么样?完成表格。
试验条件
试验情况
试验结论
第二、三次试验怎样进行的?试验结果怎么样?试验结论是什么?读课文第五小节,完成表格。
试验条件
试验情况
第二次试验
第三次试验
试验结论
案例分析:
②解决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时适宜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遇到一些开放性的内容时,对于个人掌握的知识点不够全面,需要集体的力量来共同探索时,比较适宜开展合作学习。
(4)、及时指导——合作的品质
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了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我们就给以具体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你可以这样说,我与你的观点不同,我是这样想的……或者说我帮你补充一下……另外应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充分调动在课堂中表现优秀的小组力量,说一说他们是怎样做的,从小培养学生与他人友好合作的品质。
(5)、善于激励——合作的动力
(6)、评价多元化——合作的升华
①自评:重发展
合作学习开展情况小组自评表
本节课表现最好的三方面 |
|
本节课表现最不好的一方面 |
|
改进方法 |
|
下节课目标 |
|
教师评语 |
|
②互评:导客观
如以学生互评为例,我们设计了如下表格:
合作学习开展情况学生互评表
学习态度
他/她喜欢上这堂课吗?
他/她上课认真吗?按老师要求做了吗?
他/她在小组活动中表现积极主动吗?
他/她在小组活动中具有协作精神吗?
他/她总是很认真地完成作业吗?
学习策略
他/她在课后讨论课外问题吗?
他/她除了课本外,钻研其它课外书吗?
他/她在学习中善于思考吗?
总评
不错,我相信他/她还可以做得更好。
他/她需要努力,需要帮助。
③师评:赏成功
合作学习开展情况教师评价表
任务: |
|
在小组中的表现 |
|
掌握程度 |
|
小组的评价和建议 |
|
通过这样的评价表,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参与活动的程度,以便及时调整组员之间的搭配,改进教学策略。
三、行动总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