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汉语练习题

(2010-06-22 08:58:01)
标签:

教育

第六章  修辞部分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语言交际中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要以()为基本原则。

A平实准确   B适应题旨情景   C追求新奇  D辞藻华丽

2、“我娘家姓赵……出嫁了,把名字也嫁了,人家叫我阿洪家的。”这段话加点处是()格。

A 访词   B顶真   C夸张   D拈连

3、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 )

A 统一性  B相关性  相似性  D一致性

4、“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格是()

A排比   B层递   C对比    D对偶

5、“只要想想,天地是厂房,深谷是车间,幕天席地,群星环拱,世界上那个纺织厂有那么大的规模呢?”这段话中连用了()修辞格。

A 对偶、反问   B排比、比喻    C比喻、反问   D对比、排比

6、“秋水如神玉为骨,词源如海笔如椽”一对()

A 只是辞格的兼用                       B只是辞格的连用

C既含有辞格的兼用,又含有辞格的连用    D既不兼用,也不连用

7、“小船在他的指挥下,像一条小梭鱼一样飞速荡行。”这句话用的是()格

A借喻   B明喻    C暗语    D非比喻

8、副词是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但表示情态的副词一般修饰的是()动词或形容词

A单音节  B双音节   C三音节    D单音节或双音节

9、( )句的焦点是对比焦点。

A这本书我五天就读完了,他却读了八天。  B王冕七岁上死了父亲。

C上海是1949年解放的。                  D我们那天是在学术讨论会上认识的。

10、“记忆是抹不去的,莫不去的是记忆”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段是()

A顶针   B反复   C回环  D对比

11、“树上有只鸟,鸟嘴里衔小草,小草落地上,地上长麦苗”这首儿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段是()

A回环    B反复    C排比   D顶针

12、比喻的表达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不适合比喻的是()

A可以是语言形象化      B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说的浅显易懂

C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    D可以使语言含蓄,耐人寻味

13、“洗了家伙,到自己屋中坐下,一气不知吸了多少根‘黄狮子’。” 这句话中含有()格

A借代    B借喻    C引用   D夸张

14、“不知凭意义还是凭想象,当月亮照进来时,那个字也一下子发起光来,顿时照得满室通亮。”这句话含有()

A兼用拟物的夸张            B兼用对比的夸张

C兼用借代的夸张            D兼用拟人的夸张

15、“茅台尚未沾唇,人先醉了三分”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段是()

A夸张、借代    B夸张、比喻  C借代、对比  D比喻、拟人

二、判断题

修辞是从语言运用效果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不是语言的要素,因而跟语音、词汇、语法无关。 ( )

夸张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但又要超出客观实际。( )

仿词和被仿的词一定要在言语中同时出现。( )

构成排比格的语言形式可以是句子、分句,也可以是句子成分( )

借喻和借代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的客观基础不同,借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性,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之间有相关性。( )

评价修辞的好坏主要看是否适合题旨情景。( )

现代汉语句子里旧信息一般在前,新信息一般在后,所以作为新信息重点的焦点只能在句末。( )

疑问句的焦点是随疑问点的变化而变化的。( )

修辞主要站在表达者的立场上,听者和读者只能被动地接受。( )

10  语体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体风格上,再用词上没有什么差异。( )

三、名词解释

1 修辞  2语境  3比拟   4借代  5比喻  6夸张  7双关 8 对偶 

四、简答题

1、比喻和比拟有何不同?

2、对偶和映衬有何不同?

3、对偶和排比有何不同?

五、论述题

1、举例说明有几种焦点。

2、错综的修辞效果和方法是什么?

3、借代和借喻有什么不同?

修辞部分练习题

一、选择题

1B   2D     3C     4B     5C     6C   7B    8 B   9A

10C     11 D    12 D     13 A     14A    15 A

二、判断题

1错  2对  3错  4对   5对   6对   7错   8对  9错   10错

三、名词解释

修辞,严格地说有三种互相联系的含义,一是指有效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即修辞规律;二是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三是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学问和著作,即修辞学和修辞学著作。

语境,即语言环境,一般指在语言运用中对语言交际有影响的情景、情况和关系等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主观语境因素,指交际双方的自身情况,客观语境因素,指交际过程中涉及的社会背景、时间、地点、场合等。

比拟是把甲事物当作乙实物来描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拟人和拟物。  

借代是用与人或事物有关的别的事物来代替人或事物的修辞方式。

比喻是根据不同类型的事物之间所具有的某种相似点,而用甲事物来描摹或说明乙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基本要素为本体、喻体和喻词,基本类型为明喻、暗喻和借喻。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以远远超越客观事实的说法来渲染或强调某事物,以求给人突出印象的一种修辞手法。有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等等。

双关是利用语言的声音或意义上的联系,是词语或句子具有双重含义的修辞手法。有语义双关和谐音双关。

对偶是用一对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语句来表达相同、相关或相反的意思的修辞手法。有正对、反对和流水对三种形式。

四、简答题

1、比喻和比拟都是两事物相比,但比喻重在喻,即乙事物喻甲事物,甲乙两事物一主一次;比拟重在拟,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写,甲乙两事物彼此交融,浑然一体。

2、在内容上,对偶的两部分语义上有联系,但没有主次之分;而映衬是用陪衬事物来衬托被陪衬事物,两者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在形式上,两者差别更大,对偶要求两部分字数相等、结构上相同或基本相同;而映衬的两部分在形式上没有特别的要求。

3、构成对偶的是两部分,而且两部分要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尽量避免字词的重复;排比要求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言形式的排列,字数和结构只要大体相似即可,且排比的几个语言形式往往有共同的提示语。

五、论述题

   在句子里新信息的重点叫焦点,在汉语中焦点有三种:一是锯末焦点,一般来说,句子的信息分布是旧信息在前、新信息在后,那么新信息中的焦点就出现在句末;二是对比焦点,从对比中来显示焦点;三是特指焦点,常用的是副词“是”来指示焦点。(举例略)

  为了避免语句的单调、呆板,为了使叙述活泼有变化,使文章波澜起伏,有意识地把原来可以写的整齐匀称的语句写的参差不齐,错落有致。这种修辞手法就是“错综”。其方法大致有:

(1)句子结构的错综。即在原可用同一结构类型的两个分句间不用结构类型。

(2)句子语气的错综。即把前后两个原可用同一语气的句子特意用上不同的语气。

(3)文白句式的错综。即在现代汉语句式中适当使用文言句式。

(举例略)

  借代和借喻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区别。它们都是本体事物不出现,借另一事物代替本体。就是说,在“借”这一点上它们是相同的。

借代和借喻之间又有区别,主要表现在下面三点上:

(1)借代和借喻的客观基础不同

(2)借代与借喻的变换格式不同

(3)借代与借喻虽然都有形象化作用,但又各有侧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