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汉语》语法复习要点

(2010-06-07 23:44:20)
标签:

教育

《现代汉语》语法复习要点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30ZHE1SIGG.gif 

语法的性质:跟语音、词汇相比.语法具有更明显的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

    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是词的语法功能。
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词与词的组合能力。有以下三种表现:
1) 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2) 实词与另一类实词的组合能力
3) 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
    功能、形态、意义三者是一个统—体的不同表现。在运用分类标准时要注意分清主要和次要。汉语划分词类,语法功能是主要的;在同一词类里,各词的语法特征也有差异,例如说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但这对某些名词来说不起作用,像“现在、今年、东方”等;在不同词类之间也有共性,这才有归并成一个更大的词类的可能。例如动词和形容词都有作谓语的功能,可以归并为谓词这个大类。
    词可分出实词和虚词。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虚词再细分为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区别词表示事物的属性,有分类的作用。例如“慢性、彩色、上等、初级、大号、单耀、万能、野生、人造、冒牌、杏黄”等。属性往往有对立性质,因此区别词往往是成对儿或成组的。
区别词与形容词的区别:形容词能充当定语,还可以充当谓语、补语和状语,能前加副词“不”,而区别词则只能充当定语,不能充当谓语、补语等,又不能前加“不”。

   “没有”(没)是副词又是动词。否定人物或事情的存在时是动词,例如;“他没(有)书”,这时是在谓语中心。否定动作或性状的存在时是副词,例如:“他没来。脸没红。”这是当状语。
“白、侵、净、老”等词,修饰名词时是形容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时是副词。
“每、各、某、本、另、该、别的、其他、其余”等也都是指示代词。

词性误用:1)名词误用为动词或形容词。2)动词误用为名词、形容词。3)形容词误用为动词。4)数词、量词使用不当(“俩”是“两个”的意思.后面不能再同量词组合,应将“个人”去掉,或将“俩”改为“两”)。数目的减少只能说减少或降低百分之几,不能说减少或降低几倍。因为数目的增减都是拿原来的数目作基淮,不应拿增减后的数目作基准。5)副词误用。6)代词使用不当。

    虚词的特点,一是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二是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三是不能重叠。这些都与虚词无词汇意义有关。
    汉语的实词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形态变化。虚词(和语序)成为表示语法意义的主要语法手段。
   “着”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即有时表示动作开始后、终结前的进行情况,有时表示动作完成后的存在形态。
    “了”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实现,即已经成为事实。动作成性状的发生跟时间没有必然联系,所以“了”的应用跟“着”一样也不受时间限制。
    “着“和“了”的用法,因语法意义不同而有分别。“着”着眼于时段,表明动作、性状在变化过程中,因此它跟动词、形容词后的结果补语或时量、动量补语是不相容的,例如“激起一束束浪花看三天”里不能加“着”。但是“了”着眼于时点,表明动作、性状已经实现。它就可以跟这些补语同现。有些动词本身含有持续的意思,不能用“着”如“希望”。
    “过”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曾经发生这样的动作或者曾经具有这样的性状。
    助词“看”念轻声,是尝试态,用在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表示尝试。动词常用重叠式或者后面带动量、时量补语。如:“试试看”。
    “的、来看”。“的”插在动宾短语中间,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如:他十点钟到的北京。“来着”用在句末,一般表示不久前发生过的事情。“的”偏重于强调动作的时间、处所、方式、施事等。而“来着”偏重于肯定动作行为,如“我七点钟吃早饭来着”,只是肯定“吃早饭”这动作。
    “给”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加强语气,是个口语色彩较浓的助词,既可用于主动句,也可用于被动句,都能够删去而不影响句于的基本意思。
    “连”用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前面表示强调,隐合有”甚而至于”的意思,谓词前面用“也、都、还”与之相呼应。
    “们”用在指人的普通名词后面。表示群体的意义。也用在联合短语后面,例如:“老师同学们”;只是表示群体而不计量,所以数量确定的词语,后面不用 “们”,指人的专有名词有时也可以加“们”,表示某一类人或“等人“。指物的名词后面加“们”,例如“燕子们,星星们是修辞上的拟人用法。
    语气词“的、了”跟助词“的、了”同形,二者在句子里也有可能处于同—位置,不过语法意义和用法还是有分别的。“的”后面能不能添加上相应的名词。可以添加的是结构助词,不能添加的是语气词,表示肯定、确认;看删去“是、的”之后,句子的基本意思改变了没有;改变了就是结构助词,相反,就是语气词。
    “对于、对”标记或介引动作的对象或与动作有关的人或事物。一般可通用。但“对”意思更广泛,不能全换成“对于”。常见用“对于”、“对”时主体客体的位置颠倒,“科学著作,对我们这些粗通文字的人是看不懂的。”
    词的兼类是某个词经常具备两类或几类词的主要语法功能。兼类词一定要声音相同,词义有联系,否则不是兼类词,而是同音词。
    短语主要的有两种分类;一种是结构类,这是向内看的分类,主要看它内部结构类型;另一种是功能类。这是向外看的分类,凭它在更大的单位里担任职务的能力即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定它的类。短语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是做句子成分;另一方面是成句,大部分短语加上句调能独立成句。只有少数短语不具备成句的能力,如“所”。只有一个意义的短语叫单义短语,不止一个意义的短语叫多义短语。形成多义结构的主要原因是语言结构有限而语义无穷。
    定语分为描写性定语和限制性定语两大类。
    在限制性定语里,有一种是表同一性的。例“为谁服务的问题是一个原则问题。” 如果把结构助词“的”换成“这个”,整个偏正短语就转化为同位短语。
从离中心语最起的词语算起,多层定语的一般次序的是:
    (1)表示领属关系的词语(表示“谁的?”)
    (2)表示时间、处所的词语(表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3)指示代词或量词短语(表示“多少?”)
    (4)动词性词语和主谓短语(表尔“怎样的?”)
    (5)形容词性词语(表示“什么样的?”)
    (6)表示质料、属性;或范围的名词、动词(表示“什么?”)
多层状语的语序:

(1)表示时间的名词(指明何时)
(2)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指明何地)
(3)表示范围的副词(指明什么范围)
(4)表示情态的形容词(指明怎样)
(5)表示对象的介词短语(指明同谁)


    句子的特殊成分——独立语:
插人语的作用是使句子严密化,补足句意,包括说话音对话语的态度、或引起听话者的注意(十分明显/毫无疑问;我想/看起来/算起来/充其量;据说;你瞧;总之;也就是说;)称呼语,用来称呼对方,引起注意。感叹语表示感情的呼声.如惊讶、感慨、喜怒哀乐等感情和应对。
    短语与句子相比:没有句调和语气,没有独立语,不能倒装。
    “把”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把”字句有四个特点:
(1) 动词前后总有别的成分,动词一般不能单独出现,尤其不能出现单音节动词。通常后面有补语、宾语、动态助词,至少也要用动词的重叠。
(2) “把”的宾语—般说在意念上是有定的、已知的人或事物。因此前面会带上这、那”一类修饰语。
(3)谓语动词一般都有处置性,就是动词对受事要有积极影响!因此,不及物动词、能愿动同、判断动词、趋向动词和“行、没有”等不能用来做谓语动词。
(4)“把”字短语和动词之间一般不能加能愿动词、否定词,这些词只能置于“把”字前。
   “被”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叫、让)”引出施事或单用“被”的被动句。它是受事主语句的一种。还有一种“被”字句,“被”字直接附于动词前.“他的心灵被震撼了。”其构成和应用条件:
(1) 动词一般是有处置性的,动词后面多有补语或别的成分。
(2) 主语所表示的受事必须是有定的。
(3) 能愿动词和表否定、时间等的副词只能置于“被”字前。
    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叫兼语句。特点:前一动词有使令意义,能引起一定的结果,常见清、使、叫、让、派、催、遏、求、托、命令、吩咐、动员;前一动词表示赞许、责怪或心理活动的及物动词。它是由兼语后面的动作或性状引起的,前后渭词有因果关系。常见有“称赞、表扬、夸、笑、骂、爱、恨、嫌、喜欢、感谢、埋怨等”。前一动词用“有”、“轮”等表示领有或存在等。
    句子的各个成分处于通常位置上的是常式句,为了强调、突出等语用目的而颠倒原有语序的是变式句(也叫倒装句)。
    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有时用关联词语来表示,叫关联法;有时不用或不能用关联词语表示,叫意合法。口语中多用意合法,书面语多用关联法。
    解说复句是分句间有解释或说明、总分的关系。解说关系一般不用关联词,也有少数在后一分句单用“即、就是说”等关联词。
    目的复句是偏句表示行为,正句表示行为的目的。关联词语都单用,如“以”、“以便”、“好”、“好让”、“以免”“省得”等。
    许多一般复句可以变换成紧缩句,如:
    只要天一亮,就出去锻炼。(一般复句)…天—亮就出去锻炼。(紧缩句)


    句群和段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区别主要有两点:(1)句群是语言运用单位,属语言学范畴;划分的依据主要是语意上的向心性、逻辑上的条理性和相应的关联词语。自然段是文章结构单位,属文章学范畴;它的划分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文章的内容、风格、体裁、流派。作者的个性、习惯等等。二者相比,自然段具有更大的任意性。(2)划分的目的不同。划分句群主要是为了研究句群里句子的组合、聚合规律及其语用价值:划分自然段主要是为了使文章的眉目清楚,结构显豁。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或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两类。点号主要表示语句中的各种停顿,句末点号兼表语气。标号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问号和叹号是点号,也兼属标号:就它表示问句、感叹句句末的停顿而言,是点号;就它表示疑问、感叹的性质而言,是标号。
    使用冒号第一,没有比较大的停顿不要用冒号,第二,冒号一般管到句终。
    破折号也可以表示语言的中断,区别是:破折号表示语言嘎然而止,省略号则表示余音未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幸福
后一篇:Let's  colour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