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樱桃内向打招呼表现力儿童心理学育儿 |
分类: 樱桃儿童教育心理学 |
樱桃,你好!喜欢每天上网来看看你写的文章,关注你开朗的心态,独到的育儿方法,独立能干的笑笑(樱桃注:谢谢这位家长的信任,但这个笑笑是什么意思的说?)。我儿子4岁两个月,爱书,各种各样的车。户外活波好动,表现力弱,胆子小不善于和别人交往。今天想请教的两个问题,1.关于孩子和别人打招呼。每每遇到熟悉的人,包括姥姥,姥爷,舅舅等熟悉的家人,孩子
总是不习惯叫大人。遇到熟悉的小朋友,只开心的叫小朋友的名字却不叫小朋友的父母。为此,家里人也责怪我,认为孩子不讲礼貌,认为我由着孩子的性格,你说,我是否应该厉声要求他和大人打招呼呢?
这是家长经常问的话题,我也不厌其烦地跟大家讲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在育儿路上,孩子身上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值得家长去关注,去帮助。我们大人就喜欢做一些表面文章,难道孩子见面跟大人打招呼就是很有礼貌的表现?说到底,这还是父母的虚荣心在作怪。这位妈妈,你的孩子已经很不错了,还能跟小朋友打招呼,这已经很有礼貌了,你要大力表扬他这一点。孩子不喜欢跟大人打招呼这是有原因的,那么小的孩子,碰到大人尤其是不怎么认识的大人,因为大人的身高等各种外在原因 ,让孩子内心自然产生一种尊敬甚至害怕的心理,才会让他们不敢主动打招呼。
But, don’t get me wrong! 大家别误会我,我不是说不要教孩子和别人打招呼,相反地,我觉得我们非常有必要让孩子知道见面和人打招呼是有礼貌的表现,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的,但让孩子体会这种可贵的精神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迫孩子:“乖,叫叔叔,乖,叫阿姨”!我有时候甚至还听到父母这样威胁自己的孩子:“如果你不叫阿姨,我等会儿就不带你去麦当劳了”!可想而知,孩子就算当下和人打招呼,那也不是心甘情愿的,带有条件的教育绝对不是什么好的教育!
这位妈妈在家人的压力之下,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厉声要求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打招呼,请听我一声劝,千万别! 我发现这么一个现象:我们中国人很喜欢也很在意孩子当面跟人打招呼,如果孩子不愿意的话,他们就会契而不舍地要求孩子直到孩子不请愿地打了声招呼,等孩子按你的要求打了招呼以后,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还会在别人面前无心地抱怨自己的孩子:“你看我这孩子,真不懂礼貌”!然后对方就说:“没事,我家孩子也这样”!这样家长听了这句话才会舒服点,才不会觉得太没面子。殊不知你这么一句无心的抱怨在孩子看来那就是你对他的看法,孩子会很难过的,以后孩子在这个大人面前更抬不起头来,再碰到这个大人或其他大人,想让他们主动打招呼就难上加难了。
还有的家长不管怎么说,孩子就是不打招呼,或者对方大人已经跟孩子先打招呼了,孩子就是不回答,这时候有些家长就会跟对方说:“你看我家孩子,太害羞了” ,想以此来维护自己的面子!长久下去,你就从此给你的孩子套上了‘害羞’的枷锁!我家两个女儿以前都属于不会主动和人打招呼的,就算人家跟她们打了招呼,她们有时候也不好意思回答,我通常会跟对方说:“看来今天我家宝贝还没有准备好,我相信等她准备好的时候,她就会愿意跟人打招呼的”!这么一句话即维护了自己的面子,更重要的是告诉孩子,妈妈理解她还没有准备好的心情,不会给她压力,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看到女儿感激的神情,虽然她现在还不是每次见人就打招呼,但有时候她也会主动跟熟悉的人打招呼或说再见,我觉得这已经是非常好的进步了!有时候孩子没有打招呼,我偶尔会说:“宝贝,Where is your manner?你的礼貌去哪里了?是不是放在家里的冰箱忘记随身携带了?”这种幽默的方式也同样可以帮助孩子慢慢意识到我们想要孩子做到的一些行为规范。
把孩子主动介绍给对方是让孩子觉得受重视平等的表现,我们大人经常让孩子先跟大人打招呼,这是不公平的,大人应该要先跟孩子打招呼,我的观察是往往大人先打招呼了,孩子就会更愿意回应了。如果是孩子第一次见的大人,我们做父母的要郑重其事地将孩子介绍给对方,然后也将对方介绍给孩子,让孩子感觉他们是平等的,不是处于弱势状态,就不会因为对方的身材等原因而造成心理压力。
再者,如果孩子很大方地跟大人打了招呼,家长过后要表扬,我就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故意跟我家大圣说女儿某天见到什么人,都不要我提醒就跟人家打招呼,这就是有礼貌的表现!大圣听后也在那里添油加醋,孩子在旁边听的很自豪!我经常在带孩子出去之前也会提醒孩子,见到别人主动打招呼是礼貌的表现,妈妈希望在她们准备好的时候,看到她们礼貌的表现,这样无形中告诉她们我的要求,而又不会太强迫,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往往就容易接受多了。
我们经常说,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你希望你的孩子怎么样,我们就得以身作则让孩子看到我们大人是怎么做的,所以父母见到其他人就要非常自信非常大方地和别人打招呼,这样的气势孩子很容易就被你感染了,也许他现在不会马上就跟对方打招呼,但孩子一切都看在眼里,慢慢会有改变,慢慢地也会在心中根深蒂固了。有调查研究发现(这结果和我平时的观察和经验不谋而合),小学初期阶段很多孩子都不会主动打招呼,但3,4年级以上的孩子跟熟悉的,喜欢的大人主动打招呼就多很多了,到了5,6年级的孩子,如果家长一贯坚持以上的宽松原则,很多孩子已经意识到跟人打招呼,那是一个基本的礼貌!所以,这样的事实能否让你稍微减少一些忧虑?
第二个问题: 孩子的表现力,之前幼儿园也有体验课,儿子从来都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包括他自己知道的,从来都不积极表现。问及原因,总说我害怕。鼓励的话说了很多, 可是收效甚微(鼓励的话,如果说不到点上,说了也没用,要看到孩子进步的一点一滴,然后具体说出孩子进步的表现,用陈述的方式表扬孩子,如妈妈今天看到你上课跟着老师做手势, 那动作真的好美啊,我好想学一下,你能教妈妈一下吗?妈妈那充满求知欲的眼睛一定能充分调动孩子喜欢做老师的心情,一箭双雕!)。上了英语亲子课,才发现问题很严重。儿子不喜欢互动,不喜欢做游戏,老师鼓励上台就是拧着不动。这怎么办啊,怎样才能让他变的大方啊?
说到这个问题,我又不得不提我家两个女儿了,而且我见到这样的孩子也多了,真的是太正常不过了!而且我告诉你,现实中很大一部分的孩子是不爱表现的,是不喜欢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可他们的脑子都动着呢!这个跟孩子的性格有关,我们作为家长千万急不得,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慢慢陪着孩子长大,给他足够的安全感,否则稍不留意更容易摧毁孩子的自信心。
至于孩子上英语亲子互动课,孩子不喜欢动,不喜欢游戏这也很正常啊。本来就是个不喜欢表现的孩子,参加另一个他根本听不懂的课,他怎么能喜欢呢?我觉得你和老师商量一下,在孩子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千万别让老师强行要求他上台,让老师给他一些选择,是站在原地回答问题,还是站到台上回答问题,让孩子站到台上,众目睽睽之下,孩子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我们大人也是一样啊! 如果孩子两者都不愿意,老师要非常大气地安慰孩子:“没有关系,某某还没有准备好,我们等他准备好了,再来参加活动”!还有,私下里让老师和孩子进行良好的互动,让孩子对老师真正地信任以后,他才有可能进行下一步的活动。
除此之外,家长平时在家里也要多和孩子玩一些高质量的活动,我的博客文章里有好多类似这样的英语学习游戏活动,让孩子熟悉一些游戏活动了,他在学校里玩起来也会更有自信。
孩子大方不大方不是一时就能够改变的,家长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心态,你的孩子才4岁多,让你的父母帮助你回忆一下你四岁的时候能干什么,也许你对孩子就不会这么忧虑了,家长切忌总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你不知道,有些孩子太外向,父母也担心!
樱桃经常告诫自己和家人,对于孩子,我们家长要完全接受她们的个性特点,然后陪着孩子慢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