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分子杂交的应用
(2010-01-30 20:26:40)
标签:
分子杂交杂交法核酸受体细胞特异性 |
分类: 教学研究 |
在高中生物中有多处涉及到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下面把它总结一下。
一、核酸分子杂交应用于物种之间亲缘关系的鉴定。把取自两种不同生物体细胞的DNA进行RCR扩增,并同时带上不同的放射性标记。然后将其混合在一起,先高温解链,再低温复性。来自两种不同生物的DNA分子单链中的互补区域就可以互补配对。互补配对的区域越大,说明亲缘关系越近。
二、基因诊断:用带有标记的已知缺陷基因的特异性片段做探针,通过和待测样品DNA中进行分子杂交,检测被测样品中是否含有缺陷基因。
三、疾病诊断:用带有放射性标记的病毒核酸的特异性片段做探针,检测待测者血液中是否含有该病毒。
四、和上面的疾病诊断相似,可以用核酸分子杂交法检测水被某种病毒感染的程度。
五、在基因工程中,用核酸杂交法检验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是否在受体细胞中转录出了相应的mRNA.
除了核酸分子杂交法外,还有抗原-抗体杂交法,实际上是利用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由于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此法在疾病诊断中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