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385年~433年),晋宋时人,出生于会稽始宁(今嵊州嶀浦)。因其祖父的赫赫功勋,谢灵运世袭康乐公,身居高位。但命运不济,永初三年(422年),谢灵运被权臣排挤出京城,贬至荒蛮的永嘉郡(今温州地区)任太守,一年后他告病隐归始宁。
正是此番受贬隐归,成就了谢灵运中国山水诗鼻祖地位。谢灵运一生著作颇丰,但大多在北宋国变时散失。明时,人们从各类典籍中辑拢谢灵运的诗文,再次成集。但因南宋名士王铚的《东山记》,误把谢灵运始宁墅临江河庄园,与其叔祖谢安上虞连绵群山中的东山混为一处,并勒石立碑。以致后人对谢灵运诗的写作地点注释,也跟同出了差错。
不同时间地点,不同背景及不同情感基调的诗作,混淆成一地所作,读者对谢灵运人物的认识理解,也发生了误会偏离。曾读谢灵运诗《游岭门山》(横阳还峤上),标注是谢灵运游温州平阳(古称横阳)而作,读后大惑不解。此诗如下:
游岭门山(横阳还峤上)
西京谁修政,龚汲称良吏。
君子岂定所,清尘虑不嗣。
早莅建德乡,民怀虞芮意。
海岸常寥寥,空馆盈清思。
协以上冬月,晨游肆所喜。
千圻邈不同,万岭状皆异。
威摧三山峭,瀄汨两江驶。
渔舟岂安流,樵拾谢西芘。
人生谁云乐,贵不屈所志。
谢灵运于422年的秋天,到达永嘉郡城。他满怀惆怅,步出西城门,写了首《晚出西射堂》。接着他郁郁成疾卧病在床。423年春,谢灵运在他的《登池上楼》诗中,既悲且愤: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萋萋感楚吟。至初夏到近郊《游南亭》时,他依旧:戚戚感物叹。情绪未调整过来。谢灵运怎可能在422年的冬月,去到80公里外的平阳:晨游肆所喜?这诗中有早莅二字,人解说是幸莅之误。谢灵运性格坦直褊躁,就因为他非毁执政而得罪权臣,又怎会说出幸莅这样违心的话?前面说幸莅,后一句又道:贵不屈所志。令人无法理解。
近来看到群友蔡听涛的考证文章,论证此诗原题是《横阳还峤上》,此说法正确,考据完整,这题符合谢灵运叙事标题习惯。但以此题认定这诗是谢灵运游温州平阳而作,有待商榷。
先说峤上是哪里。峤上即临海峤(1600年前始宁地貌临海),也叫成功峤,即谢灵运始宁庄园的山居。峤又名成功,是纪念谢灵运的祖父谢玄淝水之战得胜。李白有诗句: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刘禹锡也有诗句:海峤新辞永嘉守,夷门重见信陵君。谢灵运自己有首诗,题:登临海峤初发强中。诗中有:旦发清溪阴、暝投剡中宿。他在山居赋文里自注:江从山北流,穷上虞界,谓之三江口,便是大海。
横、阳则是两座山名。谢灵运的《游名山记》里有:横阳诸山,草多恒山(七叶草)。山居赋自注:横山,野舍之北面。山居赋自注还写道:此皆住年之药,即近山之所出,有采拾,欲以消病也。
从谢灵运山居赋自注看,阳山应是南山,即车骑山,谢灵运的开创卜居之处。总之,即便阳山不明就里不知所在,此横阳也不是永嘉郡属下的古横阳今之平阳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