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游名山志残文中有:泉山顶有大湖,中有孤岩独立,皆露密房。泉山又叫石室山。谢灵运有诗:
石室山(古籍中亦有题为泉山)
清旦索幽异,放舟越垌郊。
苺苺兰渚急,藐藐苔岭高。
石室冠林陬,飞泉发山椒。
虚泛径千载,峥嵘非一朝。
乡村绝闻见,樵苏限风霄。
微戎无远览,总笄羡升乔。
灵域久韬隐,如与心赏交。
合欢不容言,摘芳弄寒条。
这石室山在哪有两说,一,在谢灵运的家乡始宁小江口南岸。二,在谢灵运任太守的永嘉郡郊。永嘉郡郊说又分二说:一,是今永嘉县的大若岩。二,是今龙湾与瓯海交界处的大罗山。大若岩在瓯江北岸的山峦之中,舟需过江且不能直达。与诗中的垌郊和兰渚不吻合。温州大儒孙诒让说:此石室山在城东之永场(大罗山),与西北大若岩之石室山为两处。
从古至近代,若从永嘉郡城到大罗山,只有两条路线,一是翻山越岭,二是从南门水路坐船。谢灵运曾从南门坐船到过大罗山仙岩的梅雨潭,且留诗:
舟向仙岩寻三皇井仙迹
弭棹向南郭,波波浸远天。
拂鲦故出没,振鹭更澄鲜。
遥岚疑鹫岭,近浪异鲸川。
蹑屐梅潭上,冰雪冷心悬。
低徊轩辕氏,跨龙何处巅。
仙踪不可即,活活自鸣泉。
显而易见,这诗与石室山诗是两条不同的河流,晋时永嘉郡的南郭水面很宽。谢灵运不可能同时期两次经过同一河流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描述。但为什么会有泉山不在谢的家乡之说,是因为南宋的王铚及明万历时的孙枝这两位大名士误把谢灵运在嵊州嶀浦、车骑山一带的始宁墅与谢安那个东山再起的上虞东山(谢灵运的祖居地)混成一处,还刻石立碑,南宋后始宁墅在上虞东山就成了主流说法,而东山在群山之中,地形与诗中的垌郊不符。谢灵运是个大庄园主,除始宁墅外,还修营别业,有平原庭院,有山居别墅。
上一张嶀浦、车骑山一带的照片,看一眼便明白什么是放舟越垌郊,越--越国,垌郊--江河的冲积扇或三角洲上大片广阔的田地。越,做名词解更妥贴,若做动词,难道是飞船不成。苺苺兰渚急,藐藐苔岭高。正是行船上贴着江水的感受。
故,这山,这诗,这古牡丹紫金牛,一同都归还给谢灵运的家乡会稽始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