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诸城惊现世界最大恐龙足迹群 3千足迹仅是冰山一角

(2010-06-21 16:52:10)
标签:

2010

高超

摄影

小龙摄影

恐龙

诸城

足迹

休闲

分类: 林子大了
http://s15/middle/4dabc868t89867247358e&6903千足迹仅是冰山一角" TITLE="诸城惊现世界最大恐龙足迹群 3千足迹仅是冰山一角" />

http://s3/middle/4dabc868t898675acfed2&6903千足迹仅是冰山一角" TITLE="诸城惊现世界最大恐龙足迹群 3千足迹仅是冰山一角" />

http://s12/middle/4dabc868t89867b5695eb&6903千足迹仅是冰山一角" TITLE="诸城惊现世界最大恐龙足迹群 3千足迹仅是冰山一角" />

http://s3/middle/4dabc868t898682f7a4a2&6903千足迹仅是冰山一角" TITLE="诸城惊现世界最大恐龙足迹群 3千足迹仅是冰山一角" />

http://s7/middle/4dabc868t8986837f5926&6903千足迹仅是冰山一角" TITLE="诸城惊现世界最大恐龙足迹群 3千足迹仅是冰山一角" />

http://s16/middle/4dabc868t898688c10caf&6903千足迹仅是冰山一角" TITLE="诸城惊现世界最大恐龙足迹群 3千足迹仅是冰山一角" />

http://s12/middle/4dabc868t898689387fdb&6903千足迹仅是冰山一角" TITLE="诸城惊现世界最大恐龙足迹群 3千足迹仅是冰山一角" />

【“天鹅掌”】―――

  山东潍坊诸城市皇华镇大山村的村民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发现了这些恐龙足迹化石,但由于知识有限,这些足迹被村民称为“天鹅掌”。

  【恐龙种类】―――

  专家根据目前发掘的恐龙足迹化石判断,至少有6种恐龙在这里生活过。

  【冰山一角】―――

  目前皇龙沟恐龙足迹群才仅仅揭开一小部分,更多的恐龙脚印将会在明年的继续发掘中重见天日。

  日前,大小迥异的3000多个恐龙足迹现身于诸城市皇华镇大山村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坡上,成为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恐龙足迹群,吸引了众多爱好者前来观看。

  上世纪七十年代发现“天鹅掌”

  发现恐龙足迹群的大山村位于诸城市皇华镇南约3公里处的倒漾河河畔,村里以丘陵地形居多,在倒漾河西岸的葡萄顶下,有一条东西长1500余米的沟名叫皇龙沟,是雨季时从葡萄顶上流淌下来的水长年累月冲刷而成的。沟的南面是一个斜坡,斜坡上有土层,土层顶端厚底端薄,长着大片大片的荒草,是一片没人愿意耕种的荒地,沟北侧和沟东侧则是大山村村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由全村人开垦出来的良田。

  据大山村村主任孙启方介绍,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社员们到葡萄顶下的地里参加集体劳动时,发现被水冲刷后的皇龙沟南侧露出了两三米宽的一片平坦的石头,石头上还有一两个坑痕,起先人们还以为是人为的,但仔细一看又没有凿痕,不知是怎么形成的。歇工时,社员们都瞅着这些坑痕琢磨,时间久了,大家越看这些坑痕越像脚印,其中有三个非常清晰,尺寸约有80多厘米,就像一个个放大的鹅掌。因为家鹅的掌根本没那么大的,于是,人们就发挥想象力把这些坑痕称为“天鹅掌”了,说可能是天鹅来这儿时留下的。

  限于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天鹅掌”也许是一种不错的解释了。

  就这样,“天鹅掌”的叫法一直被村民们叫了近40年,直到2009年的10月份,一群考古人员来到了这里,这个谜团才解开。

  三千多个足迹在同一岩石上

  6月19日专程赶到诸城市皇华镇探访恐龙足迹群,一过倒漾河上的漫水桥,就见一条新铺的石子路蜿蜒通往一个小山坡,路边的村民告诉记者,顺着石子路一直往西走,路尽头就是皇龙沟。

  在皇龙沟前的空地上停下车后,发现沟的东面、北面的土地已被挖掘机翻开,大片大片崭新的泥土露了出来,沟对面还有一大片刚刚裸露出来的岩石层。这里的村民告诉记者,这片岩石层大约2600多平方米,远远看去岩石层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坑痕。

  在崖壁的北边,有一个用木梁、油纸等物搭成的一个简易棚子,大山村村民刘明洲和另一位村民轮流在此看护因天冷而暂时停工的发掘现场。刘明洲将记者带到崖壁上,指着对面山坡上的岩石层说:“那上面就是刚刚挖出来的恐龙脚印,大大小小的有好多,数都数不过来。”

  随后,刘明洲指着沟底一处颜色发暗的岩石说,发黑的地方是水流冲刷造成的,水线上面是大脚印,下面是小脚印。果然,在沟的最底处发现了一片4至5厘米大小的恐龙脚印痕迹,脚印琐碎而凌乱,一直延伸到崖壁底下的土层里。

  水线上面,是一行行40厘米左右的大脚印,脚印大而有力,在石面上留下了3至6厘米深的浅坑,初步判断应该是鸭嘴龙属种的恐龙足迹。

  整个岩石层朝北,是一个整体的层面,上面有一层层两三厘米厚的岩石板,不是很结实,有的地方双手用力就能掀下来。

  据了解,在这一片岩石层上大约分布了3000多个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各种恐龙足迹。记者看到,有一行从西而来的恐龙大脚印十分清晰,几乎每一步都留下一个较深的坑,每个坑大约相距半米多,恐龙从山坡上走下来,先是朝东走了十几米,又改变方向朝西北走了20多米下了坡,在坡底沿着水线由西往东平行走了约30米,最后消失在东边的土层里。远远看去,这个“之”非常明显。

  根据足迹判断至少六种恐龙

  我了解到,去年诸城市有关部门在开展恐龙化石资源普查时,偶尔听村民说起皇龙沟的“天鹅掌”一事,觉得很蹊跷,就采集了样本,并请来上级部门的有关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最后,经我国恐龙足迹研究专家刑立达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王海军初步鉴定,这些脚印是距今1亿多年前的恐龙留下的,无论恐龙足迹的数量,还是分布面积、石化程度,都是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观。

  据恐龙足迹研究专家刑立达介绍,这里至少有鸟脚类、兽脚类、蜥脚类等6个以上恐龙属种的足迹,已确认的有肉食类的霸王龙、虚骨龙足迹,植食类的鸭嘴龙、甲龙足迹。其中,较小的鸟脚类恐龙足迹仅有10厘米左右,较大的兽脚类恐龙足迹在40厘米左右,大型蜥脚类恐龙的足迹,最大的直径在80厘米以上。

  恐龙足迹属遗迹化石,形成条件异常苛刻,需要恐龙在湿度、黏度、颗粒度都非常适中的地表行走时留下脚印,且印有脚印的层面要适时地被外来沉积物覆盖,过早过晚都不能形成足迹化石。专家介绍,世界上已发现的恐龙足迹大多零星分布,像如此清晰完整、分布密集且面积巨大的恐龙足迹群在世界上是极其罕见的。邢立达、王海军等专家根据此地岩层上留有大量水波纹遗迹推断,在大约1亿多年前,黄龙沟是一处几近干涸的河床,也是众多恐龙的聚居地。成百上千的各种恐龙从松软的河床上走过,留下了它们形态各异的足迹,不久,随着雨季的到来,洪水带来了新的沉积物将这些脚印覆盖,最终形成了足迹化石。

  目前暴露部分仅为冰山一角

  在发掘现场,我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大部分恐龙足迹都是自西向东而去。刑立达推测,一种可能是因为有霸王龙等凶猛的肉食类恐龙来袭,促使大批植食类恐龙仓皇向东溃逃所致;另一种可能是恐龙群体性迁徙的结果,也就是说黄龙沟当时是恐龙群体迁徙的必经之地。在黄龙沟,恐龙脚印呈多层分布,即脚印下面还有脚印,现在已经发现三层。刑立达说,这种情况极其罕见,如果下面的一层发现群体性回迁的脚印,那么“恐龙迁徙说”就会得到证实。据王海军介绍,这种有群体性走向的恐龙足迹群此前只有在澳大利亚发现过,不过面积较小,只有十几平方米。

  经专家推断,目前已暴露的恐龙足迹群只是一部分,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将会有更大的惊喜。记者在现场看到,恐龙足迹群位于皇龙沟的中游,往西还有近700米的山坡,发掘面上的不少足迹一直往西延伸到西边的土层里去了。而山坡上向北延伸的脚印也消失在沟底的水中,西山坡、水下和崖壁下的恐龙足迹还有待发掘。诸城旅游部门有关人员说,目前皇龙沟恐龙足迹群才仅仅揭开“冰山”一角,更多的恐龙脚印将会在明年的继续发掘中重见天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傍晚月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