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在的大学是垃圾制造站,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等同于垃圾,大学校园性泛滥,学生一进大学校门就不求上进,消极懒散,将艰苦奋斗等等优良传统抛之脑后,前卫的思想态度颠覆了许多传统的观念等等。其实这种说法很不客观,我们常说五个手指头伸出来还不一样长呢,更何况教育高速发展时期人数聚增的大学生呢。因此,看待大学生队伍素质不一的现状,应该客观一点,不能以点带面,我们应该相信大多数大学生还是像洪战辉一样,艰苦耐劳,积极向上的。
一、 大学生志愿者。
前不久看到一则大学生志愿者义务为学生做性家教,有人不理解,说大学生竟然做起了性家教,其实这就是我们中国人谈性色变的老传统了,这种根深蒂固的腐朽思想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只有从娃娃抓起,而这项活动的实施难度更是可想而知了,但是我们的大学生做到了,他们在别人另类的眼光中做到了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而且不求回报,他们这种不求回报的精神让人敬佩不已,他们为社会和谐发展义务付出自己辛勤的汗水。
其实在社会最需要的地方,最艰难的地方,大学生总是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他们总是第一个出现在社会公益事业的第一线,在接头巷道总能看到大学生志愿者的身影,搜索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1,360,000篇。而在西部偏远山区,师资和医生资源严重缺乏的地方,就连当地人都不愿意呆,一个个飞出去的地方,他们却坚持在那里义务做工。
支援西部贫困地区的大学生志愿者每年都有,而且从人数上也在不断提高。就拿我们县来说,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志愿者在为地区医疗、教育及社会公益事业义务做出贡献。而志愿者认真负责的态度也影响了当地更多的人,让就医的和求学的人深深感动着。
二、大学生勤工俭学。
父母的期望有时其实成了孩子的压力,而父母为孩子营造的所谓宽松的学习环境,其实也让孩子失去了与学习之外社会实践接触的机会,艰苦、清俭在他们看来只是父母口中的名词罢了。而家长坚决不让孩子在经济上受半点委屈的态度也造就了大学生在无经济收入的情况下成为高消费的主要原因。
但是娇生惯养的也就是些少数,我们大多大学生都能靠自己的努力来供自己上大学,勤工俭学者更是多不胜数,大学生讲究独立的个性也造就了他们在金钱上不会过多依赖于家庭和社会。
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之洪战辉,他瘦小的身躯隐藏着巨大的能量,这使得他稚嫩的肩膀早早就扛起了一切。他是一个坚强的人,从不言弃。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的中国人,他是我们大学生队伍的骄傲,而那些家境贫苦却不愿接受国家资助,并且在生活和精神上援助其他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
三、积极提升自身素质和学历层次
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最大压力就是就业难,我们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目的让我们的大学生面临就业尴尬,一方面社会正在和世界接规,而接规后的人才观和用人单位选择雇员的标准有了很大的变化,着重讲究实践能力。但是学校教育却仍以老方法进行教学,我们的一些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师却还在为没有能发表几篇论文而下岗。
社会竞争日益强烈,我们的大学生要想立足社会,谋求合适自己的工作,必须要积极提升自身素质和学历层次,并且正在向多样化专业发展,所以,当代大学生在这种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下大多能将压力转化成动力,继续深造。当你在大街上看到几个男女大学生逍遥快活的时候,其实大多数人还在学校努力学习,积极考研。
四、积极寻找工作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大学生已经不再那么吃香了,就拿我们乡的全体教师来说,基本上已经都拿到了专科文凭,而大多年轻的教师已经报了成人高考打算获取本科学历。而一些冷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也是积极的寻求自己的发展道路的,
虽然擦皮靴、卖猪肉在我们普通人看来是下等的工作,更何况是大学生去做,但是这种积极寻求工作的态度也充分说明我们当代大学生已经放下大学生那长久以来不可一世的骄横态度,走山个了积极适应社会,积极寻求工作的道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