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行漫记87-水车博览园

(2012-06-29 06:54:01)
标签:

兰州

黄河

西行漫记

水车博览园

旅游

分类: 2009西行漫记

西行漫记87-水车博览园
D42  2009.8.22    兰州黄河风景线  (2)

水车博览园

    水车博览园是一个水车主题公园。公园依黄河而建,那六组共12轮硕大的水车,随着滔滔黄河水不停地旋转,吸引了无数过往之游客驻足。

    兰州水车博览园由水车广场、水车园、文化广场三部分组成。

    进入大门,是水车博览广场的第一部分——水车广场。

    在水车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兰州水车的创始人——段续的雕像。段续,字绍先,号东川,兰州人。明嘉靖二年(1523)中进士,历任云南道御使、湖广参议、密云兵备副使等。晚年回故里后致力于水车研制。终于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根据南方木制筒车研制成功巨轮式的黄河水车。段续的水车成功后,黄河两岸的农民争相仿制,一时间黄河水车四起,使干旱少雨的兰州黄河两岸农田得惠于段续所创制的黄河水车。

这尊雕像栩栩如生,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段续创制水车的情景。他左手执图,右手置于胸前,左脚向前跨出,清风将衣摆吹起,面部表情慈祥、生动,似在思索,似在比画,似在指挥,宛若在现场指导建造水车。

    段续雕像左侧的是南方竹制筒车,右侧的是段续创制的兰州木制水车。兰州水车构造独到、工艺精湛、雄浑粗犷、风格独特,历经四百余年,日臻完善。至一九五二年,二百五十二轮水车林立于黄河两岸,蔚为壮观,成为金城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由此,兰州被誉为“水车之都”而蜚声国内外。

    沿水车广场西行,你可以看到不同形式、风格迥异的水车数十轮。在这里你不仅大饱眼福,还可以动手参与,亲自操作各种不同的水车。推水车(又称水挂子),它依靠人力驱动水车,将水提起,倾入水渠,灌溉农田;脚踏水车,其原理是用力踩动木轮,由传动链条带动水车,达到提水灌溉的目的;在水车广场还有另一种形式的手推水车和脚踏水车,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用刮水板通过水槽的方法,将水提升上来。适用于提升低水位的水(如水塘里的水)用来灌溉。在此,无论男女老少,都免不了在这些水车上摇一通,踩一番,直至手脚发软,气喘吁吁,尽管如些,大家还是乐此不彼。

    在众多的水车旁有一座漂亮的水磨房。由引水道、叶轮、磨轴、磨盘、磨具等部分组成。它以水为动力,带动叶轮旋转,叶轮之上安装石磨,用来磨制面粉。磨房的水来自黄河上的大型水车,由一条长长的木制水渠从空中输送至此,在些大家同样可以过把瘾。

    在水磨房出水处可以看到一条蜿蜒小渠名为“曲水流觞“。再现九曲黄河内水车林立、悠悠旋转的景象。在水车广场西端有一组水池,它由三级七阶大小不等的水池组成,形成一组美丽、壮观的瀑布群,与兰州水车遥相呼应,展现出一个美丽如画的景观。

西行漫记87-水车博览园

 

西行漫记87-水车博览园

西行漫记87-水车博览园


西行漫记87-水车博览园


西行漫记87-水车博览园

西行漫记87-水车博览园

西行漫记87-水车博览园

西行漫记87-水车博览园

西行漫记87-水车博览园


 

    与水车广场相连的是水车博览园的第二部分——水车园。

    水车园以12轮兰州水车为主景,一字排开,奏响着水车“吱吱嘎嘎”的“岁月之歌”。这里是历史上的“水车园“旧址。园内黄河奔腾,水车旋转,渠水蜿蜒,各种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再现了黄河、水车与农业生产的和谐景象。

    走近悠悠旋转的水车,你不得不感叹,太壮观了。据说每个水车直径16米左右,16对辐条以车轴为中心向外缘辐射构成巨轮,辐条顶端置刮水板,刮水板之间置个长方体水筒,其下为凌空架设的木槽,可引水流。车轴固定在水巷石坝之上,河水涌入水巷,形成湍流,刮水板受力,驱动水车转动,水筒“倒挽河水“,倾入水槽以灌田。据说一轮水车可灌溉田地三百余亩。昔日灌溉用的兰州水车,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成为一种文化景观,供游人观赏。水车上的刮水板和水筒由于不停地浸入黄河水中,已长满了墨绿的青苔。豆大的水滴淅沥不停的往下滴,仿佛向游人诉说着兰州水车那早已尘封的历史。

    水车园并不只有大水车,其中也布置了各种款式的小水车。相对于大水车来说它们显得那么小巧玲珑,配合假山树林,飞瀑流泉,尽显清幽与妩媚。

     行走于水车园内,你可以一边观看那巨大的水车,一边欣赏园内那巧夺天工的园林设计。环抱于园内的草坪、花坛,打破了传统的平铺格局,大胆采用立体、多层次的绿化形式。高低错落,一眼望去,各色花卉树木尽收眼底,五彩斑斓的色彩令人心醉神迷。抬头低头全是景,“水车园”巧夺天工的园林设计不仅体现在绿化上,就连用石子铺成的小路也是精致有加,红色和白色相间的石子在路上镶嵌出莲花、菊花等造型,行走其间,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圣”的艺术殿堂里。

西行漫记87-水车博览园

 

西行漫记87-水车博览园

西行漫记87-水车博览园

西行漫记87-水车博览园

西行漫记87-水车博览园

西行漫记87-水车博览园 
 

    水车广场东侧的是水车博览园的第三部分——文化广场。

    从水车园返回,于水车广场过握桥就是文化广场,广场由旅游纪念品商店、黄河奇石馆、兰州近代历史博览馆、演出广场等场馆组成。以图片、文字资料、实物、文艺演出等形式,多角度反映水车为主题的灿烂的兰州历史文化。

    进文化广场要过一座握桥。兰州握桥又名卧桥,为昔日“兰州八景“之一。桥体以巨木由两岸向河心错落前伸,层层递出,节节相衔,恰似两拳紧握,故名握桥。桥面上有拱廊,可遮阳挡雨;桥两端各有翼亭,已辟为旅游纪念品商店,精致漂亮的手工艺品琳琅满目。

    过握桥,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下沉式露天水幕演出广场。演出广场以两轮兰州水车为背景,设有一个圆形舞台和能容纳数百人的四级半圆形看台。看台与舞台之间是一个扇形喷水池,观众可在观看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艺演出时欣赏变幻莫测的音乐喷泉。演出时间还未到,但看台上坐了不少人,看台之上有一个茶馆,人们一边休息,一边喝茶,一边欣赏黄河美景。可以想象,如果有演出时这里是何等热闹。舞台上有人正在布景,坐在旁边的一个游客告诉我,今天晚上这里有一场大型演出,还真想过来看看呢!

    演出广场之南是一组汉唐风格的古建筑群,古朴典雅,错落有致。黄河奇石馆、兰州近代历史博览馆就分布于此,参观需另外购票。透过门缝,可以瞧见奇石馆那些巧夺天工的石头,还有历史馆那栩栩如生的蜡像。不过,我向来不喜欢这种园中园,所以没进去。建筑群中,还有一座七级塔楼,名为“览车塔“。登上览车塔黄河美景尽收眼底,水车雄姿一览无余。

    展馆外面绿油油的草坪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反映兰州文化的八组雕塑。人物造型各异、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老街一角”展示的是刻葫芦艺人、剃头匠和养鸟绅士,他们是古时兰州老街的几种典型人物。“赏戏图”共九个人物,包括唱戏的,弹琴的,听戏的,人物个个生动传神,活灵活现。醉酒图:兰州人善饮,古来有之。这一组雕塑五个围坐桌前,桌上酒菜丰盛,其中二人相对猜拳行令,誓要分个高下不可,一人手执酒瓶作监督状;另外两人正在耳语。此外还有兰州牛肉面、灰豆子、热冬果、甜醅子、兰州酿皮子等。每组雕塑前都有简明介绍,图文并茂。

    水车博览园,那是感受兰州灿烂历史文化的好地方!


西行漫记87-水车博览园

西行漫记87-水车博览园

西行漫记87-水车博览园

西行漫记87-水车博览园

西行漫记87-水车博览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