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行漫记63-墨脱18,老虎嘴与吊桥

(2012-06-09 08:18:52)
标签:

徒步

墨脱

西行漫记

滑坡

吊桥

旅游

分类: 2009西行漫记

西行漫记63-墨脱18,老虎嘴与吊桥

D31  2009.8.11    汗密-背崩   (3)

走进隐秘的莲花圣地——老虎嘴与吊桥 

    几分钟后,如雷灌耳的老虎嘴到了。这是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地方,因为此地在悬崖边上,左边是峭壁,右边是万丈悬崖。以前,这个开凿在悬崖峭壁上的路面宽只有几十厘米,稍有不慎,踏空了就会坠下悬崖,粉身碎骨。可是,后来由解放军人工拓宽,现在的老虎嘴已今非昔比,路面宽约1.8米,再加上悬崖边上植被茂盛,你可以从容通过而无需担惊受怕。甚至还会因为你埋头赶路而走过了也浑然不觉。这就是现在的老虎嘴。

    我也是偶然抬头,觉得岩壁上那块尖尖的石头才认定它就是老虎嘴的。同行的子扬和老薛还装信装疑呢!再往前走几步后他们才想到要拍照。

    过了老虎嘴又是一段下坡路。一见下坡路,我又施展“轻功”跑了起来。可没想到的是,会会比我更快,不知什么时候从后面赶了上来。于是我们两个一起跑,一直下到山谷底,听到哗哗的流水声了,看到第一今天的第一座桥(阿尼桥)。前面是一片长满杂草的空地,还有一光滑的大石头。会会迫不及待要停下来,脱下衣服检查是否有蚂蝗。

    再往前,发现几个温州人和背夫,以及子扬都坐在桥上休息,他们比我们先到了。这不是更好的休息之地吗?干净且没有蚂蟥之忧。不久,后面的人陆续赶到,全部都汇集到桥上来。开始全身上下检查,看有没有蚂蟥。我在路上时已抓过几十条了,每隔一段时间就看看裤角,发现有就马上抓起甩掉,倒没发现被咬着。倒是过了老虎嘴后听到身后的然然一声惨叫,当时我没有回看去看。后来问起才知道她又被蚂蟥叮上了,在肚脐的地方,真够绝的,会会说要用烟去烫,然然不肯。不过在桥上,我终于发现自己也被咬了,问会会要了盐治蚂蟥,不试不知道,还真灵!只要有盐一粘到蚂蟥的皮肤,它立马卷成一团,掉下来。可惜忘了把它弄死,让它从桥板的缝隙中掉了下去。后来再遇到被叮都如法炮制,简单且管用。网上介绍防蚂蟥的方法很多,这觉得这一招最管用了。如果随身带一包细盐,再带上一包烟和火机,那就不再怕蚂蟥了。

    抓完蚂蟥就休息,边欣赏眼前绿色的山,绿色的水,边啃着干粮,这是多么惬意的一幕!

 

西行漫记63-墨脱18,老虎嘴与吊桥
1、跑到衣服上的还未开始吸血的蚂蝗


西行漫记63-墨脱18,老虎嘴与吊桥
2、叮在叶子上的蚂蝗,圈起来的地方。


西行漫记63-墨脱18,老虎嘴与吊桥
3、让人闻风丧胆的“老虎嘴”


西行漫记63-墨脱18,老虎嘴与吊桥
4、在老虎嘴旁发现了一株野百合,从未见过紫色的,让人眼前一亮。


西行漫记63-墨脱18,老虎嘴与吊桥
5、终于可以摆脱蚂蝗了。


西行漫记63-墨脱18,老虎嘴与吊桥
6、一号桥,玛尼桥。


西行漫记63-墨脱18,老虎嘴与吊桥
7、一号桥


西行漫记63-墨脱18,老虎嘴与吊桥
8、一号桥


西行漫记63-墨脱18,老虎嘴与吊桥
9、一号桥


西行漫记63-墨脱18,老虎嘴与吊桥
10、一号桥,整理衣物,找蚂蝗。


西行漫记63-墨脱18,老虎嘴与吊桥
11、一号桥上休息


西行漫记63-墨脱18,老虎嘴与吊桥
12、一号桥旁边的野花。

    一个小时后到达二号桥,没休息,快速通过。从一号桥到二号桥,再到三号桥,基本上都是在林阴下走,偶然也可以看到峡谷下的河流,其间也有一个小滑坡,但不大,可以大步走过。快到三号桥时发现岔路了,一路走下来已发现几次岔路了,每次都靠右边走,最终都走到河边。但这次的分岔右路并不明显,如果不小心很容易会沿左路继续前行,从而错过三号桥的。当时我和子扬一起走,我看到了河上的吊桥了,而且桥上有人,但离得远,看不清是什么人。于是我叫住了子扬,转向右边的路,原来这是一条之字形的下山路,拐了几个弯后就下到河谷。来到桥边,发现走在前面的朋友早已坐在桥上休息了。

    稍事休息后我们继续上路。这回我们几个人先走,温州几个和两个背夫则继续休息。没走多远,路又分岔了,一条沿河边走,这条河跟随我们,从多雄拉山一路流下来的,大家都习惯了称其为多雄拉河;另一条则向山上走。按曾眼镜的方法,遇分岔应走右边。但凭我的感觉直走方向才对,上山干什么?其他朋友也意见不一,不知如何是好。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决定先不走,等等后面的背夫。过了一会儿,背夫来了,我们问他走哪条路。他很干脆地说:“直走!”我的判断果然没错。曾眼镜的话在这里不能尽信,应该改为“凡遇岔路靠河边走。”这样就万无一失了。后来我又查了一下相关资料,发现墨脱的山里有一些村庄,岔路是通向山里的各个村庄的。

    再说我们这个团队,到现在为止还欠两个人,小林和小董。另外,后来我们捡来的温州小米和无夜也在后面。小林暂时护着三朵花,如果他们赶到这里,能否知道走哪条路呢?再后再没背夫了,怎么办呢?对了,做个符号,就做个箭头。我们在旁找到一根干木,刚好还有一个塑料瓶子,把瓶子套上木棍,指向河边的路,有点像箭头了。然后在上山的路做了个禁行的标志。希望这样能对他们有所帮助。
西行漫记63-墨脱18,老虎嘴与吊桥
13、二号滑坡


西行漫记63-墨脱18,老虎嘴与吊桥
14、二号桥


西行漫记63-墨脱18,老虎嘴与吊桥
15、在三号桥上休息

 

西行漫记63-墨脱18,老虎嘴与吊桥
16、在三号桥上休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