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行漫记61-墨脱16,徒步第三天

(2012-06-08 20:30:16)
标签:

墨脱

徒步

西行漫记

原始森林

旅游

分类: 2009西行漫记

西行漫记61-墨脱16,徒步第三天

D31  2009.8.11    汗密-背崩   (1)

走进隐秘的莲花圣地——徒步第三天 

    8月11日  背崩 (汗密-背崩 38KM 10小时)汗密(海拔2122米)-一号桥(海拔1043米)-二号桥-三号桥(海拔959米)-解放大桥-背崩(海拔788米)

    今天的路程最长,可是最后到达背崩时一算,用时跟昨天着不多。这个数据肯定不准,应该没有38公里,也很难说,在官方数据出来之前,墨脱路上的数据都是大概而已。

    临出发时,曾眼镜告诉我们前面就是蚂蟥区,要做好防护。他还特别叮嘱我们,今天会有很多岔路,遇到岔路时,靠右走才是对的。

    出发前收拾行李,登山鞋烤了一个晚上,大概有八成干,勉强穿着走。可晾在走廊上的衣服却没有一件是干的,看得出这个方太潮湿了。又听说今天的路上,蚂蟥特别多,蹲在草丛中、树叶上,侍机袭人,防不胜防。所以把冲锋衣、冲锋裤一起穿上,再绑好裤角。总之,一切为了防蚂蟥。

    原计划今天早点出发,可能大家都累了吧!起床晚了点,磨磨蹭蹭的一直到8点半才启程。

    一出门,迎面就是一大片的烂泥潭,上面全是骡马的排泄物。在手杖的支撑下,踩着上面的隐约可见的小石子,小心翼翼地跳来跳去。慢慢地,走到了山边之后,路面开始变得干爽。

    山下是潺潺的河流。在山边行走,听着涛声,心情开始变得舒畅,今天的路很多时候是一直下行,海拔降得很快。每到下坡的时候,我就跑,一下子就与后面的朋友拉开了距离。当然,路并不是只有下坡,而是先下坡,再上坡,总是起起伏伏的。只不过这时是先下坡一大段,再上坡一小段,再下坡,高度是逐渐下降的。很多人下坡时总是小心翼翼,这样脚会特别累。我觉得只要坡度不大,在保持好重心的情况下,跑着下坡可以让自己的脚得到有效的放松,又可以提高速度。所以每一次爬山时,只要有可能,我都会跑着下坡。

    这时我想起昨天在曾眼镜的店里遇到的一个独行女侠,比起我这样轻松的下坡,她的上坡是多么的艰辛啊!话得说回来,昨天晚上,我们到了四海客栈不久后,从背崩方向来了一个女子,年龄约30岁,一身素装,脚穿一双普通布鞋,挎一个布包,估计里面也没装什么。看着她这身打扮,我们都惊呆了。因为我们从派乡过来,过多雄拉山后,都是一路往下走,相对轻松一点。她却逆流而上,那可不容易,而且是单身一人,什么装备都没有。对此我们只能是佩服,再佩服。

    她告诉我们,她是从波密一直走过来的,她这种走法叫反穿,与我们走派乡路线刚好相反。我们又向她:“你不怕蚂蟥吗!”对这个问题,她反应很平淡,平淡得出奇。“不怕!”后来,以我的经历来看,蚂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见到就拿掉,没发现就没所谓了。不过无论怎么说,这个女侠这样走来,的确不容易,我们衷心祝福她后面的路一路走好。子扬又问她是不是藏族,回答是肯定的,他猜对了。子扬说,她这走法是顺时针,跟藏族转轻的方向一致,体现了佛教徒的虔诚。原来这里面还有学问呢!我又长见识了。

    我去过很多地方,知道在不同海拔高度,植物是不同的。几天来,我们从四千米的雪山已下降到昨天的汗密2千米,所见的植物变化也很大。从汗密过来约半个小时后,一种当地特有的芭蕉树进入了我们的视线。不知为什么对这种植物这么关注?可能是这种植物的出现,说明我们已到达了低海拔地区吧!是啊!芭蕉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地区的。此时此地明显感觉到热浪扑面而来。了为防蚂蝗,今天出发时我把冲锋衣、冲锋裤都穿上了,再加上连续急行军,衣服早已湿透。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说的一点没错。

西行漫记61-墨脱16,徒步第三天
1、一出门就是这样的路


西行漫记61-墨脱16,徒步第三天
2、雪山之水汇成奔腾的河流


西行漫记61-墨脱16,徒步第三天
3、来到峡谷边了


西行漫记61-墨脱16,徒步第三天
4、景物与昨天大不一样


西行漫记61-墨脱16,徒步第三天
5、好特别的植物,攀着大树生长。


西行漫记61-墨脱16,徒步第三天
6、这样的路也不算什么


西行漫记61-墨脱16,徒步第三天
7、小瀑布为我们加油


西行漫记61-墨脱16,徒步第三天
8、看图片,你可能说这是小溪,其实,这是路,我们是从这里走下来的。


西行漫记61-墨脱16,徒步第三天
9、路边的鲜花也精彩。


西行漫记61-墨脱16,徒步第三天

10、这样的路是非常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