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行漫记 2-秦兵马俑

(2012-03-06 22:02:59)
标签:

秦兵马俑

西行漫记

陶俑

西安

旅游

分类: 2009西行漫记

西行漫记 <wbr>2-秦兵马俑

 D2  2009.7.13  西安、兵马俑

    再回到广场上找壶口的车,问了数人都说不知道。时间已不早,为了不浪费这个下午,决定马上去兵马俑。向司机打听兵马俑的闭馆时间以及坐车过去所需要的时间?得知还来得及,遂找了一辆即将开出的小面包车,直奔兵马俑而去。这时的兵马俑展馆还有一个小时才下班,但行李保管处已不办理保管业务,只得背着行李进去。出来的时候一个小男孩问我为什么背那么多东西,我说要去很远的地方,要花很长时间。孩子听后答曰:“你这不是暴走吗!”

    兵马俑门票90元,电瓶车票5元,从大门口进去还有一段路,其实很近,如果有时间直接步行进去就可以了,不必花5元坐车。在门口处还有人问要不要请导游,请一个导游要几十元,这个也大可不必。

    现在的秦兵马俑展馆已改称博物馆了,分四个大馆,三个兵马俑坑,一个综合展厅。其中一号馆是最大的,也是发倔得比较好的。进去一看,没有想象中那么震撼,跟新闻照片上看到的有一些落差。主要是很大一部分还没有发掘,一眼就可以看到已出土的兵马俑,以及后面那空荡荡的黄土堆。在一号坑展馆的一角辟了一块很大的空地,专门放置正在修复的兵俑,很多,排得整整齐齐,颇有气势。每一个陶俑脖子后面都系着一个牌子,写着编号。这次现场发掘也是在一号坑内,不过此时工人已下班,没缘看到。现场有电风扇等工具,已发掘的地方用塑料薄膜覆盖着。展馆内除俑坑外,还设置了一些展览,展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陶俑及出土的武器,附有较简单的说明文字。对了解秦兵马俑有一定的帮助。二、三号坑不如一号坑,但也值得一看。综合展览馆以图片为主,辅以部分出土文物,里面也是蛮精彩的。

    去过兵马俑参观的游客似乎都会说同样一句话——“没有想象中那么壮观”。这是从整体来说的,但从单个陶俑的做工来看,却是很值得欣赏的。你看那一个个陶俑,身高与一般人无异,眼耳口鼻无一相同,从头发到脚上穿的鞋子都是不一样的。你甚至可以分得出哪个士兵是哪里人。也就是说这些陶俑与我们现在工厂里的批量生产的产品是不一样的,那是一个一个量身订做的;也说是说这里每一个陶俑,在当时都是有真身的。如此一来,你算算得花费多少工匠多少时间才能完成这千军万马的部队啊!

    从博物馆出来是一条长长的商业街,各种旅游纪念口琳琅满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惟妙惟肖的仿古陶俑。

    我国二千多年前的陶器工艺水平,直到今天仍然不得不让人佩服。



西行漫记 <wbr>2-秦兵马俑
1、这里就是展馆的一号坑入口,绿油油的草坪真养眼。


西行漫记 <wbr>2-秦兵马俑
2、到此一游


西行漫记 <wbr>2-秦兵马俑
3、费了很大的劲才看明白上面写的是什么。


西行漫记 <wbr>2-秦兵马俑
4、秦始皇的部队,据说每个都不一样。


西行漫记 <wbr>2-秦兵马俑
5、换个角度看


西行漫记 <wbr>2-秦兵马俑
6、现场发掘!疑问:为什么不让拍呢?


西行漫记 <wbr>2-秦兵马俑
7、正在修复中的陶俑。他们未修复前是一堆烂陶片,没来到现场之前真没想过。


西行漫记 <wbr>2-秦兵马俑
8、每个都有标签


西行漫记 <wbr>2-秦兵马俑
9、展馆外


西行漫记 <wbr>2-秦兵马俑
10、军帐内的议事地


西行漫记 <wbr>2-秦兵马俑
11、未修复的陶俑,


西行漫记 <wbr>2-秦兵马俑
12、还未发掘的俑坑


西行漫记 <wbr>2-秦兵马俑
13、这是一个非常完好的陶俑,单独展出


西行漫记 <wbr>2-秦兵马俑
14、二千年前的铜剑


西行漫记 <wbr>2-秦兵马俑
15、惨不忍睹的场面


西行漫记 <wbr>2-秦兵马俑
16、待发掘


西行漫记 <wbr>2-秦兵马俑
17、刚出土时的陶俑是彩色的。可是我们现在都看不到这些颜色了。
西行漫记 <wbr>2-秦兵马俑
18、专家画的布阵图


西行漫记 <wbr>2-秦兵马俑
19、铜车马,做工非常精致。

 

西行漫记 <wbr>2-秦兵马俑
20、入口

 

(晚上坐车回到火车站,在一个拉客妇女的带领下来到火车站旁边的一个招待所,从站外隧道过去的,住宿费30元。这里有很多招待所,也有很多当地居民,街道上非常热闹。经过打听,得知这里没有公共交通去壶口,最后确定参加短线游。北线二日游:壶口、黄帝陵、杨家岭,费用380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