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藏行(24)—大峡谷6-野桃宴

(2009-05-02 19:36:39)
标签:

西藏

雅鲁藏布大峡谷

旅游

游记

分类: 2007西藏云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D11  2007.7.31  央古桥

 

    沿着时起时伏的山路艰难前行,感觉背上的行囊越来越重,每个人身上的衣服早已湿透。从第一座吊桥出发,大约两小时后,第二座吊桥——央古桥进入了我们的视线。这趟行程一共看到五座吊桥,要过四座,其中最后一座不用过。据说那一座桥过去可以直到墨脱,不过桥,直接上山就到达位于雅鲁藏布大拐弯处的扎曲村。一路上我们就是这样:时而在峡谷的右岸走,时而在峡谷左岸穿行,当在右岸没路时就过吊桥,来到左岸,继续前进;当前面没路时又走吊桥,到右岸去开路。

    再说眼前这央古桥,比入口处的吊桥要长多了,桥面的木板腐朽得也更严重,好像年久失修的样子,能否承受得住多人同时通过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风特别大,呼啸的风扬起早已退色的经幡,显得有几分恐怖。桥下的江水也不甘寂寞,不停地咆哮着,其声如雷。更重要的是,这可是吊桥啊!人走在上面是会摇晃的,试问,看着眼前这一幕,谁又能从容镇定呢?

    为安全起见,我们决定一次只能一个人上桥,必须等前一个人完全通过,下一个才能踏上吊桥。轮到我了,自第一脚踏上吊桥起,就努力不听那恐怖的风声,不看桥底下怒吼的江水声,两眼死死盯着前面。最重要的是吊桥会摇晃啊!这可马虎不得,一脚踩下去,吊桥会下沉,然后会弹起来,发现了这个特点,我努力迎合桥起伏的节奏,当吊桥下沉时落脚,弹起时就抬脚。另外桥面有两层木板,尽量只走桥中间竖排的木板以提高安全系数,整个过程可谓小心翼翼,大气不敢出,在桥的一摇一晃中,我顺利走过了吊桥。走快了不行,慢了更不行,脚发抖可以,但千万别弄得吊桥也发抖。这样的感受,没走过的人是绝对不能体会到的。幸好只有一个走,如果几个人同时行走,大家节奏不一,后果不知会怎样。之所以一个一个走,这也是原因之一。

    十多分钟后,我们全部顺利通过,大家如释重负,在吊桥边合照庆贺。

    过了央古桥我们沿着依稀可见的前人足迹继续上路。这一路还算顺利,只是走得久了,大家最想的就是找一个地方歇一歇。

    就在又饿又累的时候,奇迹出现了。路的两边有几棵桃树,其中两棵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还有几棵小树,上面也是果实累累,只是未成熟。再看周围散落着一些人活动过的痕迹,不过早已被人一样高的野草所占据。一间废弃的木房子,木头已腐朽得差不多了,在草丛中显得异常醒目。据说这里就是唐巴村,之前这里应有几户人家,后来搬走了,桃树就是他们栽的。开始时我们还以为是野桃呢!试想,在荒山野岭,在长途跋涉之后,眼前是又大又甜的桃子,那可是雪中送炭的美事啊!放下背包后,大家便迫不及待开始分享桃子。桃子很多,我们专挑大的红的,有些伸手就可以摘到,有些拿手杖可以敲到,再高的就要想办法了,总之,喜欢哪个就吃哪个。桃子很甜很脆,略带一点酸,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桃子了。

    这可是真正的世外桃园(源)了,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现在是前人栽桃,后人吃果。感谢唐巴人,为我们留下了这么美味的桃子大餐。在桃树下乘凉的感觉也是美美的,但吃饱了,歇够了,路还是要走的,为了减轻重量,临走前,我们拿出一些食品藏起来,等回来的时候再拿出来吃。我也把一包香肠和一瓶水藏到废弃的房子里。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第二座吊桥——央古桥(此片小路拍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朋友正在过吊桥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我准备到岸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4、回望我们走过的央古桥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5、全部过桥后留影庆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6、全部过桥后留影庆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7、休息时发现的蚂蟥,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8、路上风光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9、可爱的桃子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0、桃树下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1、继续赶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