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 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 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 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今有 场师,舍其梧檟,养其械棘,则为贱场师焉。养其一指而 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也。饮食之人,则人贱之 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適 为尺 寸之肤哉?
【注】①檟:梧桐。檟(jiǎ):即楸树,也是一种木质很好的树。②樲(èr):酸枣。棘:荆棘。③狼疾:同“狼藉”,昏乱,糊涂。④适。通啻”(chì),仅仅,只。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人们对于自己身体的每一部分都爱护,看一个人对身体的护养好不好,应该看他注重的是身体的哪一部分。
B.孟子认为作为一位园艺师,就不应舍弃梧桐楸树,却去培养酸枣荆棘,同样的道理,人们不能为护养一根指头而失去整个肩背。
C.孟子指出,身体的组成部分分为大的即重要的部分和小的即次要的部分,只晓得吃喝、护养小的部分而失去大的部分的人自然就受到了人们的鄙视。
D.孟子主张一个人的吃喝不要只为了护养那一尺一寸的肌肤,还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否则,他将失去一些更为重要、更为可贵的东西。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章句上》),说的也是取舍的道理,请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要说明你对“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1)C
(2)【参考答案】孟子的“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说的是不要因为小的部分而损害大的部分,不要因为次要部分而损害重要的部分。“小”和“贱”指的是饮食、生命等的东西,“大”和“贵”指的是仁义道德,如果两者发生了冲突,一定要舍小取大。(意对即可) |
翻译:
孟子说:“对于自己的身体,人们每一部分都很爱惜。每 一部分都很爱惜,就需要每一部分都保养。没有一丁点的皮肤 不爱惜,就没有一丁点的皮肤不保养。所以想要考察他保养得 好不好,难道还有其他的办法吗?只是在于他自己看中哪一部 分而已。身体也有重要部分和不重要部分之分,有小方面也有 大方面。不能因为小的方面而损害大的方面,不能因为不重要 的部分而损害重要的部分。保养小方面的是小人,保养大方面 的才是君子。现在有一个
场圃的人,放弃了梧桐树和楸 树,转而去培养酸率、荆棘,那么他也只能是一个比较低级的 场圃师。只为了保养一根手指头却连后背的功能失掉了都不 知道,这就是一个糊涂的人。追求吃喝的人,人们都会鄙视 他,因为他为了保养小的而丢弃了大的方面。如果追求吃喝的 人并没有丢掉思想的培养,那么他的口腹之欲仅仅是为了保养 那一尺一寸的皮肤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