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翻译

(2013-07-12 17:25:08)
标签:

名句翻译

文化

分类: 名家名篇
原文
  

子曰:“衣(1)敝缊袍(2),与衣狐貉(3)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4),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说不好呢?’”子路听后,反复背诵这句诗。孔子又说:“只做到这样,怎么能说够好了呢?”

注释
1.衣:

穿,当动词用


2.敝缊(yùn)敝:

坏   

缊,音yùn,旧的丝棉絮。这里指破旧的丝棉袍

 3.

袍:破旧的丝棉袍子。
3.衣狐貉者:穿着狐貉皮袍子的人。
4.不忮(zhì)不求,何用不臧:忮,嫉妒。见于《诗经》,意思是不疾妒、不贪求,怎么不是美德呢?忮,嫉妒。
5.臧,好、善。
6. “不忮”:解释,就是心中很正常、坦荡。对人不企求、不寄希望,自己心里非常恬淡、平静。如此作人做事, 《诗经·邶风》中两句诗称赞子路“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也告诉我们为什么子路能够做到,凭四个字“不忮不求”。“不求”,
7.“何用不臧”?哪里还行不通?有此心理,自然就气度高华。所以说培养气质,不是衣服装饰可以培养得出来的,要在内心上具有这种修养,风度、气质自然就出来了。子路听了老师用《诗经》这两句奖励他,就“终身诵之”。孔子又说他,我说你好,你就得意起来了。我讲你对,这不过是学问的过程,而学问永无止境,以此到处炫耀,你就已经不行了。
译文
孔子说:“穿着破旧的棉袍,同穿着狐貉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羞耻的人,大概只有仲由吧?《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这难道不是美德吗?’”子路听了,便老念这两句诗。孔子又说:“只做到这样,怎么能说够好了呢?”
 
赏析 
      他希望子路不要满足于目前已经达到的水平,因为仅是不贪求、不嫉妒是不够的,还要有更高的更远的志向,成就一番大事业。
       本章中孔子称赞他不嫉妒、不贪求,他便沾沾自喜,忘不下了。实际上子路的不嫉妒与不贪求,并非生命圆熟的表现,这与子路个人的天生气质有关。按子路的德行,虽说不无成就,但尚不足以达到不嫉妒、不贪求的品德,即是说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两点不完全来自道德修养,而是也有其气性上的原因。但气性而成就的东西是不能长久的,因此,当孔子称赞他时,他便沾沾自喜了。圣人之所以做到这些,全是因圣人的心中纯是仁心善性,其行为纯是良知呈现,因此,不会以欲望而困挠自己,也不以口体之奉比不上他人而感到羞辱。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孔子告诫人们在他人的称赞面前,应该善于分析,冷静对待,不要得意忘形,骄傲自满,子路便犯了这个错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