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题的考察方式及答题模式
(2009-02-19 11:06:41)
标签:
高考教育 |
分类: 诗文鉴赏 |
1、 问:“这是一首什么诗?”(模糊)
回答要从形式内容两方面入手
体裁上:律诗、绝句、古体诗
内容上:托物言志诗、边塞诗、怀古咏史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爱情诗等
[示例]
村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荠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什么诗?
答:七言律诗。
2、问:“塑造了什么形象?”(形象包括人物、景物、事物等)
回答此题需要答出什么样的什么形象。
[示例]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答:描写了一幅静谧的春山月夜图。
3、问:“理解思想感情”
回答的方式一般是:通过……表达(说明、揭露)……有时也直接答什么感情。
[示例]
分析本诗的思想感情。
答:通过写三闾庙前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对屈原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其报国无门的慨叹。
4、鉴赏诗中的语言(某个词语 炼字)
解答时一般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是艺术角度,(语言、修辞)二是思想内容角度。
[示例]
鉴赏“肥”、“瘦”两个字。
答:“肥”、“瘦”两个字分别写出了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鲜明生动,表达了诗人的惜春之情。
5、问“景与情的关系”
回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以乐景写乐情(正衬),哀景写哀情(正衬),乐景写哀情(反衬)等。
[示例]
春江渺渺抱樯流,烟草茸茸一片愁。
吹尽柳花人不见,春旗催日下城头。
鉴赏本诗景与情的关系。
答:借景抒情,以哀景写哀情,以春江渺渺、烟草茸茸、柳花吹尽、春旗日下等哀景写出了诗人访友不遇的怅惘之情。
6、笼统问“分析鉴赏本诗的艺术技巧”
首先,注意抓总体,抓典型,其余可稍作一提。
其次,心中要知道从哪些方面去思考艺术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
再者,动笔作答时,先总括,再具体展开分述,给人以醒目、清晰之感。
[示例]
雨
春空霭霭暮云低,飞过前山雨一犁。
明日却寻归云路,马蹄犹踏落花泥。
鉴赏本诗的艺术技巧。
答: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想象“明日”的情况。
分析鉴赏本诗的艺术表达技巧:借景抒情,反衬,拟人等。
7、问“表达感情的方法”
可答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借景、借事)。
[示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表达感情的方法是:借景抒情。
8、问“写景有什么作用“
可以从渲染气氛、烘托环境、表达感情或比喻、、象征角度作答。
[示例]
首联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答:渲染 一种孤寂气氛。
天津卷
9、问叠词作用?
:
10
11、找出诗歌中的意向?
简单明白:意向 客观的物象,可景、可物、可人
12.
上海
(四)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6题。(8分)
14.“词”这种体裁的别称(1分)答案(1分)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