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6/middle/4daa2c12g92620de5d855&690
唐人李华这样解释大明宫的涵义,“如日之升,则曰大明”。这是一个踌躇满志、昂扬向上的时代。
http://s5/middle/4daa2c12g9262239ec924&690
大度而不浮华,雄浑而不雕饰,含元殿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写照。
http://s14/middle/4daa2c12g926227ab084d&690
大明宫既是皇帝居住的地方,也是整个帝国的统治中枢。广袤的唐帝国,通过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在大明宫中有条不紊地运转。
http://s16/middle/4daa2c12g92622cb68c5f&690
大明宫有十一座宫门,出入宫门的制度很严格。宫门钥匙由皇家卫队统一掌管,开关宫门必须核对门契。门契刻成鱼形,一半在宫中保存,另一半由门官掌握,两半契合才能打开大门。在古人看来,鱼白天黑夜从不闭眼,警惕性最为可靠。皇家卫队称为金吾卫,金吾卫不仅负责宫廷的安全,还负责整个长安城的治安。
http://s7/middle/4daa2c12g926236fa9486&690
在长安城,官员们在天亮之前就要赶往大明宫。官员是帝国的支柱,尤其是都城的官员,地位更是举足轻重。在大唐,官员们无论职位高低,大都骑马上朝。唐代的史料记载,每当上朝的时候,灯笼在长安城穿行,如繁星点点。
http://s11/middle/4daa2c12g92623cc60cba&690
皇宫的安全至关重要。所有在大明宫上朝的官员,都要登记在册。登记的内容不仅有姓名、官职和年龄,甚至包括身高和形体特征。官员每进一座宫门,皇家卫兵都要仔细核对身份。进过一连串严格的确认之后,官员们最后才能到达大明宫中的宣政殿。
http://s9/middle/4daa2c12g926243eb1fd8&690
根据大唐的律法,官员们上朝时必须遵守纪律。笏板歪斜,站姿不正,未经允许随便讲话,无故离开队列,都要罚去一个月的俸禄。唐高宗时代,帝国的官署精简干练,政务清明,行政效率很高,百姓的负担很轻。
http://s8/middle/4daa2c12g926248318097&690
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分别为大唐的外朝、中朝和内朝。宣政殿在含元殿以北,是大唐处理国事的地方。盛大的庆典一般在含元殿举行,宣政殿是真正的权力中心。
http://s6/middle/4daa2c12g92624c29e825&690
宣政殿的东边是门下省,西边是中书省。在前代的基础上,大唐创建了行之有效的中央管理体系——“三省六部制度”。“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代,但完善于唐帝国时期。“三省”之间既分工明确,又互相制约。学者们认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唐代的中央管理制度达到了几乎完美的地步。
http://s5/middle/4daa2c12g9262505b4864&690
黄昏来临,忙碌了一天的大明宫逐渐清净下来。金吾卫擂响了含元殿鼓楼上的大鼓,关闭宫门的时间到了。在长安城,宫门和城门的开关由鼓声控制。鼓声首先在大明宫敲响,以此为信号,整个城市的街鼓依次响起。长安城的夜晚降临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开始进入梦乡。
http://s5/middle/4daa2c12g926254224bf4&690
气魄雄浑,格调高迈,大明宫代表着大唐建筑艺术的典范。
http://s12/middle/4daa2c12g926264e6355b&690
公元680年,大明宫落成后仅仅15年,大将军裴行俭在西行路上俘虏了突厥可汗。丝绸之路重新畅通,大唐的威望远播四方。在唐高宗的统治下,帝国延续了“贞观之治”的成就,日益强盛。大唐的版图达到了从未有过的广袤,长安城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中心。一切都预示着,一个辉煌的时代已经到来。
http://s12/middle/4daa2c12g92626e71541b&690 公元701年,武则天终于返回长安。这一年,女皇已经七十八岁了。三十多年前,她不仅参与修建了大明宫,而且在大明宫开始垂帘听政。正是在大明宫,武则天逐渐走向权力的顶峰。
http://s15/middle/4daa2c12g926278d84d1e&690
大唐的风范只有亲眼目睹才能感受。女皇的一生代表着一个时代。在那个时期,女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女性的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宫廷佳丽和贵族女子,她们的生活几乎与男人无异。在女皇的身边,一些女官甚至开始参政议政。
http://s2/middle/4daa2c12g92627dd7cfc1&690
公元705年,八十二岁的武则天离开了人世,大明宫留给她的,是一个灿烂瑰丽的梦。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这个女人统治着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名望最为显赫的帝国。女皇不仅维护了帝国版图的完整,而且极大地拓展和延伸了丝绸之路。在中国历史上,这是独一无二的记录。
http://s1/middle/4daa2c12g92628572d680&690
在中国历史上,这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女人,她集美貌和智慧于一身,又拥有超常的胆识和气魄。但是,她身上真正独一无二的,是对权力无边无际的渴望。
http://s16/middle/4daa2c12g926291c1c1df&690
这是大唐开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建筑工程。在中国历史上,如此宏伟的工程,大概只有秦始皇没有完工的阿房宫可以相比。从史料推算,参与大明宫营建的工匠,很可能达到数十万人。为了迅速建成大明宫,国库划拨了帝国十五个州的赋税收入,又停发了长安各级官员一个月的俸禄。大唐日益富足,大明宫工程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http://s4/middle/4daa2c12g9262993740f3&690
大明宫营造期间,一个叫阎立本的人正担任帝国的将作大匠,将作大匠专门负责皇家工程的设计和营造。我们有理由推测,大明宫的设计者就是声名显赫的大画家——阎立本。举足轻重的皇家宫殿,必定是帝国最杰出的艺术家智慧的结晶。
http://s5/middle/4daa2c12g9262a157f134&690 自唐高宗开始,大明宫成为国家的统治中心,历时达234年。整座宫殿的规模宏大,建筑雄伟,王维诗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描绘了当时的盛景。
http://s3/middle/4daa2c12g9262b7a8c192&690
在中国唐朝的京城长安有著名的
“三大内”: “东内”是大明宫; “西内”是 “太极宫”;
“南内”是“兴庆宫”。而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大明宫。
http://s8/middle/4daa2c12g9262cda952c7&690
含元、宣政、紫宸组成的外朝、中朝、内朝格局多为后世的宫殿所效仿,北京紫禁城的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便是这种格局的体现。
http://s7/middle/4daa2c12g9262f5ba66b6&690
大明宫的北部为园林区,建筑布局疏朗,形式多样。紫宸殿以北约 200米处即为龙首塬的北沿,其下有太液池,又名蓬莱池,面积约16000平方米。水池的形状接近椭圆形,在池内偏东处有一土丘,高5米多,称作蓬莱山。池的沿岸建有回廊,附近还有多座亭台楼阁和殿宇厅堂。
http://s9/middle/4daa2c12g9262f8d05a18&690
唐朝的统治者崇尚道教,认老子为祖先,因此在大明宫内也有三清殿、大角观、玄元皇帝庙等道教建筑。三清殿位于宫城的东北隅,殿基面积达4000平方米,台上是楼阁式建筑。此外,清思殿、大福殿等遗址也是重要的考古发掘对象。
http://s2/middle/4daa2c12g926309d80851&690
大明宫建筑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全宫自南端丹凤门起,北达宫内太液池蓬莱山,为长达约1600余米的中轴线,轴线上排列全宫的主要建筑: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轴线两侧采取大体对称的布局。如不计入内苑部分,从丹凤门到紫宸殿也约1200米,这个长度略大于从北京故宫天安门到保和殿的距离。含元殿利用的突起的高地(龙首原)作为殿基,加上两侧双阁的陪衬和轴线上空间的变化,造成朝廷所需的威严气氛。
http://s2/middle/4daa2c12g92632f6c2be1&690
大明宫的规模很大,宫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全宫分为宫、省两部分,省(衙署)基本在宣政门一线之南,共北属于“禁中”,为帝王生活区域,其布局以太液池为中心而环列,依地形而灵活自由。宫城之北,为禁苑区。如不计太液池以北的内苑地带,遗址范围即相当于明清故宫紫禁城总面积的三倍多。大明宫中的麟德殿面积约故宫太和殿的三倍。
http://s16/middle/4daa2c12g926338b6658f&690
殿阶局部用永定柱平坐,这种较古的方法,唐以后逐渐淘汰。整组建筑气魄雄伟,足可代表当时高度发展的文化技术。含元殿和麟德殿的开间尺寸,不过5米稍多,最大梁袱跨距,不过四椽,尺度不及后世,用料也相对较小。用较小的料而构成宏伟的宫殿,应该说技艺已相当纯熟。
http://s1/middle/4daa2c12g926353a47b40&690
唐僖宗时,大明宫屡遭兵火,最终于乾宁三年(896年)被烧毁。数年后,因为战备的原因,宫殿的遗迹也都被拆除,此后便成为一片废墟。
http://s4/middle/4daa2c12h92e73f7e0ff3&690
上海世博会西安馆
http://s6/middle/4daa2c12g926356c3b215&690
住在大明宫宫殿里的人们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呢?请看下集《文物篇》
(注:以上照片,注明“大明宫”的选自剧情纪录片《大明宫》,其余为本人拍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