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鉴真与三亚大云寺

(2010-05-04 23:16:21)
标签:

文化

影像记录

鉴真

大云寺

三亚

崖城

分类: 文姬日志

http://s5/middle/4daa2c12h85c646be70a4&690

    鉴真东渡,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中日友好典故。鉴真和三亚有不解之缘。1200多年前,唐朝高僧鉴真第5次东渡日本时,曾遭遇台风,漂流至海南岛,并在三亚大云寺居留1年多。这是大云寺遗址。

http://s13/middle/4daa2c12h85c6fd0a927c&690    这是三亚大小洞天景区的《鉴真登岸》群雕,以鉴真及其弟子第五次渡海漂船着陆的史事作题材,通过艺术手法表现他们为弘扬佛学文化,“不惜身命”,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踏破沧海的必胜信念和“劫”难余生的喜悦心情。

http://s3/middle/4daa2c12h85c70d9f8f62&690    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元月二十七日,唐代高僧鉴真率弟子15人,随员2人,船工18人,共35人,第5次东渡日本传教,海途遭遇台风,航船迷航,始于十一月初漂流到振州(今三亚市),在宁远河口大蛋港登岸。鉴真一行在振州停留一年,后经万安州(今万宁)抵达崖州(今琼山),半年后返航。鉴真在三亚各地弘扬佛教文化,传播中原文明,谱写了海南开发史上的壮丽篇章。现在这个庙已演变成当地人出海祈求平安的一个天皇堂,但两边的对联却是对原来大云寺和晒经坡的记述。

http://s1/middle/4daa2c12h73c71cfd6f40&690    可能站在旁边的这个僧人,就是鉴真。“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是1963年为纪念鉴真逝世1200周年,著名诗人了郭沫若先生写的诗句,他热情讴歌了鉴真崇高的献身精神,高度评价了鉴真为促进中日两国佛教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所做的巨大贡献。

http://s11/middle/4daa2c12hd3a9d4ef611a&690    大云寺的柱基。早在唐代武则天统治时期的天授元年(公元690年)十月,她命令全国各州都要建一座佛寺,斯时的三亚市崖城建了大云寺。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唐僧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由于风浪的袭击,被漂流到宁远(古振州所辖),住进大云寺内。当时的大云寺佛殿已废坏不堪,鉴真及其随从弟子门便着手修建,用了一年时间终于修缮竣工。从现存的柱基距离,可以想象当时大云寺的规模还是比较宏大的。

http://s14/middle/4daa2c12h85dc76c819bd&690                                    这是残存的大云寺瓦当

http://s15/middle/4daa2c12h85dca68b81be&690                            残存的大云寺瓦当                     http://s1/middle/4daa2c12h85dcac8709c0&690                                  陶件

http://s13/middle/4daa2c12h85dcc315f71c&690                                   陶件

http://s9/middle/4daa2c12h85dccbd661e8&690                 精美的建筑构建,可以想象当年大云寺的精致

http://s8/middle/4daa2c12h85dcd5edcf87&690    1991年12月,日本国高僧孝司专程从日本到三亚崖城,寻访佛教文化史迹,到崖州湾晒经坡凭吊我国唐代高僧鉴真及其中外弟子,面对历史沧桑,怀古之情油然而生,他凭吊缅怀,临风唏嘘不已,特地写了一首汉诗纪念鉴真:“指船日本吹崖州,漂着鉴真上陆头。滞在一年今留名,大云寺址哭游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