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好久不见
由于忙于杂志截稿,很多天没法写博客。不过博客点击率依然很高,谢谢老朋友的关注,也谢谢新朋友的加入。
刚到深圳出差,天气只一个“热”字了得,许多城市都迈入高温季节,昨日《东方早报》的头条是上海高温37.5度。正如股市的高温不退。
你说会降温吗?我想都市热岛效应,还会持续。只是有些区块,会“鱼目混珠”“鸡犬升天”的过热;但还是有区块,“暧暧内含光”像处女地,尚未被开采。
“选股”是股市生存战的核心。当点位不低时,好的选股策略,仍会让你获利良多。
举个例子,基金经理常推荐的伊利股份。推荐的原因是:团队领导杰出。但有表现在股价上吗?目前伊利的市盈率是37,做为中国最大的乳品自有品牌之一,把品牌和渠道(还有团队美誉)整体评估,它的股价还被低估。
同样被低估的消费品品牌,还有不少。但有些市盈率上百倍的消费品股票,我们可以先冷静观察:主要看其渠道和销售数字,是否支撑股价。
我们看到国信证券、港澳资讯等报告写出:伊利,买进。同仁堂,增持。五粮液,增持。等信息,不要当儿戏,天价股可能就在其中。
又要举人寿作为例子。在人民币升值概念中,地产股已经跑了一波,人寿、银行股还在相对低市盈率徘徊时,机会就在眼前。
为何中国银行市盈率比不上万科,中国银行是全球品牌、奥运概念(它卖票)、他还有上万渠道。就算万科有民营企业精神,经营绩效卓著,但他的估值可以是中国银行的两倍之多?值得探讨。
就我所知,中国银行的培训十分突出,跟普华永道等国际金融机构,都派员学习。他的后劲,可以期待。
现在要看中国的天价股,在未来的一年半,迅速出现。一年半内,金融类股,中信证券会超过120元,中国人寿会超过100元,中国平安超过150元。地产4大金花:万科、金地、保利、招商,都可挑战市盈率200倍。消费类股,关注上升的奥运赞助品牌,如果他们能通过奥运,走出国门,成为国际知名品牌,目前的估值,都还太低。
不管你相信与否,中国的天价股有一批,都是你熟悉的品牌。因为大者恒大,正向循环,没什么了不起的学问。
台湾地区最大的人寿股,国泰人寿就是这样在1995年涨到每股约260块人民币。整个台湾的人寿规模,恐怕还不及一家中国人寿。
中短期的预期,则是秋季大跌。天量出现的时候,就会是一个顶部信号,还会回调25--35%,所谓天量是2700亿朝上,如果破3000亿,调控措施还会狠狠出台(关注17大会议调控),当回调充分的时候,就是你可大量买进的时间点。
仅供参考,欢迎分享你的心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