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和信包裹曲调情歌不仅仅 |
分类: 文心(读书观影雕文) |

第一次听到《信徒》这首歌,几乎便没来由地喜欢上了它,并如痴如醉地沉浸其中,随了那歌声逾过宽广的沧海、跨过高高的山岗,径直飞往遥远而又神秘的西藏,久久无法释怀。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下午,静坐窗下,捧一杯香茗轻轻呷着,忽地从远处随风轻轻飘来一曲犹如天籁般的歌声,甚至来不及容我仔细分辨揣摩,那充满浓郁古典气息又现代感十足的声音便于刹那间迅速穿透我的耳膜,直沁脑海,整个人顿时变得心旷神怡起来,飘飘然,仿佛置身的这个世界都被大片大片的鲜花与潺潺的流水肆意欢快地包围着,到处都流泻着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美丽与曼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心醉神迷,我知道,所有的赏心悦目都来自于这首空灵幽远的曲子,而它的不期而至便是我和它前世那一倾心早已注定下的缘分。
不得不承认,这首歌带给我空前绝后的完美享受。仔细聆听,你会觉得它的存在早已超越了一首歌一首曲子,歌手朱哲琴精致婉约、珠圆玉润的嗓音与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同样精致婉约、珠圆玉润的诗句完美融合,宛如天女手中泼墨的浓彩,哗一下,穿透厚厚的云彩,就那样缓缓地从她柔美的指间溢出,瞬即拂过蓝天,拂过白云,穿过绿树,穿过红墙,掠过灰瓦,掠过青砖,掠过弯弯的月牙,铺染了整个流光溢彩的世界,直沁我悠悠心田,而我亦早已分不清那种惊喜的感觉究竟缘自这空灵绝美的歌声,还是缘自我易感的心。
沉浸在这美不胜收的氛围中,我轻轻放下手中的茶杯,起身打开房中所有的窗户,让这支藏味很浓的曲子继续深入卧室所有的角落,哪怕一个旯旮的空间也不想放过。是的,我想留住它,永远永远地,留住它的神秘,留住它的魅惑,留住它的空灵,留住它的高远。那时那刻,我只想披着这一首婉约的歌沉睡在春光烂漫的鸟语花香里,去想象一座植被茂密的青山,去吟唱一段阳春白雪的妩媚,去追逐一段无忧无虑的爱情,然后,和歌里的那个痴情人一起坐在清清的溪畔,一边看他在水中写诗,一边听他讲诉那些早已湮灭于尘世中的前尘往事。
歌声曼妙,乐声婉转,那一个个空灵的乐符一次又一次轻抚着我蒙垢的心灵,让我一次又一次地浸在那段久远了的故事里无法自拔。这飘缈浪漫的歌声里,我仿佛乘了音符,插上了逾越过去与未来的翅膀,倏忽穿过历史的烟尘,随了那清风白云,瞬间遨游于那一个山清清、水灵灵的古代世界。一回眸间,我仿佛看到,静谧宁和的黄昏时分,红山上的布达拉宫外,风流不羁、玉树临风的年轻活佛仓央嘉措,指间拈一朵莲花,在曲折的山径上踏雪轻吟的背影;仿佛看到,恬淡清芬的月光下,高原深处的圣湖旁,沉鱼落㕍、闭月羞花的美貎藏女玛吉阿米,手里摇着经筒,在格桑花丛下边走边唱的魅惑风情;仿佛看到,佛性与自性的光,如雷鸣,如闪电,如天籁之音,穿透坚硬的山石,瞬息照亮了每一天都浑浑噩噩地生活着的人们面前那条晦暗不明的路,也唤醒了深藏在锦衣华裳之下的那一个个被尘世污染了的灵魂。
那时候,我对歌手朱哲琴和传说中的仓央嘉措都不甚了解,也没想过要去了解。只是,朱哲琴充满力量和魅惑的歌声,却将由来执迷浑沌的我一点一点地唤醒,让我陡生历尽劫难后重新活过的感觉。那是一种纯粹得近乎没有任何瑕疵的声音,如微风拂过水面,如露珠坠落草丛,若蜻蜓点水,若花间轻语,从不装模做样,更不故弄玄虚,仿佛人闲桂花落,冷不妨落在幽深的静寂里,更恰似清泉石上流,不经意流过亘古的清寂,是那么自然,那么空灵,那么轻松,那么随意,找不到丝毫矫揉造作。
她甜美清幽的歌声发自肺腑,是从心里唱出来的,所以很自然地便唱进了听歌人的心里,能够在瞬间引起大家的共鸣。那歌声,有时若裂帛、若弦断,让你在万般的宁和里悚然魂惊,于冷不妨中洗去身上所有的尘埃与污垢;有时若鱼儿蹀躞、若秋蛩寒唱,若一杯柔和甜膩的奶茶缓缓滑入咽喉,让你置身于一个如丝般柔滑的梦境中,肆意感受着世界的柔暖与温情;有时又若一曲幽远的梵音、若一声空谷禅响,让你迅即神游物外、身心俱宁。如果可以,我宁可一辈子都沉浸在这美妙的声音里,就像婴儿扑在母亲的怀里,紧紧吮吸她的乳头,要把这世界所有的温暖与宁谧都牢牢攥在手心里,哪怕永远不再醒来,永远都不再与外面的世界发生任何接触。然而,一直以来,我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喜欢她的歌声,到底,是缘于朱哲琴空灵的曲调,还是仓央嘉措曼妙的诗句?
我不知道。直到多年以后,经历了更多的人事沧桑,有了更多的阅历,才渐渐体悟到,之所以喜欢,是因为那声音很坚强,很果敢,也很无畏。它来自浮躁势利的世俗,却又努力摆脱了世俗带来的所有束缚,在絮絮叨叨、嘈嘈切切的喧嚣世声中寻觅到一个小小的出口,然后,毫不拖泥带水地迅即冲出心的樊篱,穿过绿树,穿过芳草,穿过喧闹的人群,穿过一片片孤独或是寂寞的云彩,不留一丝余地与牵挂,直冲辽远空阔的霄汉。可能连歌者自己也没意识到,这一冲,那纯净剔透的嗓声便带着一股摧枯拉朽的力量,升腾到苍鹰都飞不到的高度,然后,抹着亘古的神奇与魅惑的风情,缓缓落下云层,落进圣湖,落进凡人的耳朵里,落进每一颗渴望平淡生活的心坎里。
那,便是神来之曲,是天籁之音。原来,我所欣赏的,并不仅仅是她空灵曼妙的歌声,而更多的却是她被凡尘俗世中的无尽琐碎重重包裹的自性在高原圣湖旷古幽远的召唤下终于开始觉醒,并得以在喧嚣中努力寻找到原有的静谧宁和,而后逐渐舒展,一飞冲天的空灵与自在。而这,或许也就是她在唱响了《信徒》之后,又唱了《六世达赖喇嘛情歌》,唱了那一首首令人魂牵梦萦的高原之曲的缘由吧。
前一篇:我在香格里拉等你来爱我
后一篇:静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