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多鹤
(2010-05-02 14:07:01)
标签:
小姨多鹤张家新中国朱小环日本文化 |
分类: 文心(读书观影雕文) |
《小姨多鹤》是一部令人惊喜的作品,更是我近两年来读到的最好的小说。比之前一周用乌龟的速度看完的《新中国》,看这部小说却是不费吹灰之力,一口气就合上了书本。我是第一次看严歌苓的作品,买《小姨多鹤》时顺带手也买回了她的另外几部作品,本来没想过她的小说能带给我更大的震撼。今年有两位阿姨级别的女作家的作品让我欣喜若狂,一个就是擅长写上海生活的陈丹燕,一个就是严歌苓了。当我放下《小姨多鹤》之际,便又迫不及待地将陈丹燕的《外滩:影像与传奇》捧在了手里。
多鹤是整部小说里的灵魂人物,但我却认为作者把更多的笔墨用在了张俭的结发妻子朱小环身上,所以我也更加喜欢朱小环这个东北女人。在抗日战争中,身怀六甲的朱小环因为被日本鬼子追逐惨然流产,当医生告诉张家人这个女人再也不可能怀上孩子之际,张家的男主人、张俭的父亲硬是作主将日本少女多鹤买进家给儿子传宗接代,从而引发了一幕幕悲喜剧。在这一幕幕的悲喜剧中,作为张家名正言顺的朱小环自然和多鹤一样处在一个极其尴尬的位置,但她总能用她身上东北式的幽默与大大咧咧将一切零零碎碎的磕磕碰碰化为乌有。多鹤为张家生了三个子女(其实是五个,死了一个,流产了一个,活下三个),朱小环成为孩子们名义上的母亲,而孩子们的生身母亲日本女人多鹤却成了他们的小姨。张俭、朱小环、竹内多鹤为了维持住“一夫二妻”的家庭格局又不让外人生疑,从黑龙江搬迁到鞍山,又从鞍山搬迁到马鞍山,故事在平淡中千回百转地展开。我不习惯写书评,也没有时间发表长篇大论,总之,《小姨多鹤》的故事情节比我在这里讲的要曲折婉转得多,大家都去买本书回来读读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