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情流感 第1卷 似水年华 第1章 火车上的夜 片段
(2009-06-09 16:32:49)
标签:
一份情流感理科姨父王大年北京文化 |
分类: 非典型情流感(都市小说) |
月凉如水,火车在铁轨上深情地呜咽着,把那些过往的沉重带向遥远的天际。脸,浸润在模糊的车窗玻璃上,被薄薄的天蓝色窗帘遮挡着,看不到自己的眼睛,更无法体悟心情到底是愉悦还是沧桑。
车厢里,是一派冷漠的熟悉。空洞的喧哗,形态各一却又归于一统的相同表情,在这里,惟有耳畔的呼吸声和手腕上的腕表发出的嘀哒声让人觉得亲切。江小寒茫然地盯着窗外月色如洗的天空,却感不到一丝丝中秋的温暖和团圆的气氛。他默然地掉转过头,装作漫不经心地盯着对面的旅客看了一眼,除了行色匆匆的疲累和一副副淡然的面孔,他找不到这些陌生过客和自己相同的表情,可又打心底里觉得他和他,他和他们都是一样的,在中秋的夜里,既盼望着和家人团聚,却又不得不为了生计踏上未知的征途。前方,等着他的究竟会是什么?
在决定动身到北京前,江小寒不断地给留在北京的同学们打电话,希望他们能给他介绍一份工作,工资待遇都不计较,只要给他一个生存的机会就行,哪怕只可以解决他一日三餐的温饱问题,他也必须尽快给自己找到一份工作。活了二十多年,从没远离过父母家人,几乎是打落地起就得到家庭万般呵护的江小寒在毕业前从来没有考虑过以后的人生问题,每一天每一夜,他就是在对未来无限美好的憧憬中度过的,世间的艰难和沧桑对他来说几乎只是课本中的空中楼阁,他一点也不能体悟到人生的无奈与不幸。直到贾大哥的出现,才让他对人生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与观察,然而这还不能叫做洞悉,之于人生的很多很多问题,他还都是一知半解,甚至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深入了解。
是的,江小寒对社会有种莫名其妙的恐慌,这来源于他内心深处珍藏的对外部世界的不信任以及对家庭亲人的过份依赖。在家里,他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学校里,他也永远都是师生们眼里的佼佼者,虽然他从来没有过于炫目,也没让更多的人从他的外表对他产生眼花缭乱的幻觉,但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却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他自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这种优越感有时会让他感到莫名的兴奋,有时又会让他感到莫名的失落,那种骨子里的迷醉并没给他带来更多的快乐与满足,他永远处在不停地索取与不满足之中,到底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校园里的他还没能搞得十分清楚,然而不经意间,他的双足终于跨出了青涩的校园时代,当同学们都对未来充满信心之际,他心里拥有的却是一份彷徨和看似不应该再存在的懵懂气质。
毕业了,该做点什么?何去何从的问题严峻得一塌糊涂地摆在他面前,更让江小寒感到不知所措。按理说,从大热的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进入社会,应该不废吹灰之力就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好工作,然而江小寒并不甘心,他从来都没有喜欢过父亲为自己选择的这门学科,对于自己的本专业,从他跨进大学校门之际到永远跨出校门之后,始终都就没有调动起他任何的兴趣。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都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江小寒按捺不住了,难道自己也应该效仿同学们那样去找一份自己并不热爱的工作吗?说实话,他并不喜欢电气工程专业,虽然他的理论课学得特别棒,可是要进入企业讲究的并不是理论好不好,而是动手能力的强不强,如果跟着同学们的步伐随随便便找一家企业进去上班,是误了自己还是误了用人单位呢?
“小寒,你们家不是有亲戚在市政府嘛,为什么不花点钱动用关系找个事业单位舒舒服服地端茶碗去呢?”到学校取完毕业证后,来自连云港的一脸大胡子的同学王大年瞟着身子看上去摇摇欲坠的江小寒说,“怎么,在家里没吃上好东西啊,又瘦了一大圈了,都快被风吹走了。”
江小寒笑笑,下意识地盯了自己一眼,“愁的。”
“有什么好愁的?不就是找工作吗?天下这么大,还愁找不到适合你的好工作啊?”王大年大大咧咧地说着。
“可是总得找工作啊。”江小寒瞟着王大年,“大学都毕业了,难道还住在家里靠父母养?”
“你还愁?看你那熊样,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的,你还当真想找一份本专业的工作啊?我看你还歇菜了吧,赶紧让你父母托关系找个坐办公室的工作,实在不剂,你干脆在家息上一年两年,熬过了头,工作自然会找上你门来了。”
“你别说风凉话了。”江小寒有些茫然地盯着长青藤盘绕着的学校大门后的一块假山石,王大年的话丝毫不能让他变得轻松起来。他明白,大学毕业了,就注定不能再做父母身边的小羊羔了,他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应该出去工作的,就算不能孝养双亲,也应该靠自己双手的劳动养活自己啊。可王大年的话也没说错,像他这样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挑担的,除了找份坐办公室的工作,他还能做什么?难道真要他下企业从一名技术工人做起吗?
“我说的是实话,你想想,现在就业形势这么不好,大学生毕业也不包分配了,实在没办法,在家里歇几年再出来工作也不迟啊。”王大年淡淡地说。
可这得在家歇到什么时候啊?江小寒愁绪满腹地盯着长青藤发着呆,就算自己铁定了心下企业从一个技术工人干起,他又能干得好吗?对于自己的本专业,他确实没有过多的信心,他不认为自己是这个专业的高端技术人材,更不相信自己会做好这项工作。从填写完大学志愿的那一刻起,他的心里就一直盘踞着一种叫做不自信的东西,那是一种深深的不自信,否定自己的不自信。从小热爱文科的他就显示出文艺、画画、音乐方面的天赋,而理科一直都是他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他真不明白一个不喜欢理科,从来也没把理科学得很好的人怎么会把自己将来的人生完完全全交到自己一点也不热爱的学科上去,并且要义无反顾地从事与之相关的工作一辈子呢?
“小寒,爸爸妈妈都是普通工人出身,让你报考理科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你想想,现在大学都不包分配了,你要是学了文科,以后毕业了上哪去找工作?”填写高考志愿之前,爸爸苦口婆心地蹲在坐在沙发边的江小寒说:“我知道你一直不喜欢理科,可学理科是你日后惟一的出路,现在电气工程又这么热门,等到你毕业时肯定是供不应求,工作也就不用愁了。再说你姑父的亲戚是公安局局长,听说就要调到人事局了,到时有他照应着帮一下忙,找家大企业进去上班那是易如返掌的事。”
江小寒不置可否地看着父亲。他知道,自己没有回旋的余地,他的家庭现状也明白无误地告诉他,不报考理科,他的将来就会没有回旋的余地,于是他咬咬牙,满怀失落地在志愿表上的所有志愿上都填写了理科类学院。
“我就不明白了,你当初为什么非要报考理科呢?”王大年认真地盯着他,“你文科好,又那么喜欢写小说,为什么不报考文科啊?上理科真是浪费人材,你这种人看着就不适合学理科,真搞不懂你们家当初是怎么想的?”
“我爸爸说学理科,毕业了好找工作。”江小寒淡淡地说着,“大年,你的工作找怎么样了?我听说孟黎明他们都被星月集团录取了,可我现在却是一点路子也没有。我现在只想找到一份工作,不管是当技术工人,还是坐办公室,可……”
“不是让你们家老爷子给你动动关系嘛,你说你这脑子怎么这么迂?怎么,舍不得花钱啊?”
“不是钱的问题。”江小寒嗫嚅着嘴唇,“我姑父那个亲戚犯事了,被抓了,叛了十几年,本来指望他一定会有出路的,可现在这条线断了,没有企业愿意招聘我的。你也知道,我专业学得并不好,动手能力又极差,哪个企业愿意招我进去啊?”
“没有别的法子了?”
江小寒落暮地摇着头,现在的他对未知的未来充满了无尽的恐惧。这世上到底有没有适合他的职业,有没有他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
“你干脆跟你父亲一块开公司做生意得了!”王大年轻松地说着,“我就不急,先在家里玩几年再说,再说你爸不也一直希望你能继承他那个厂子吗?”
“你还不知道我对他那个厂一点感觉也没有啊?”江小寒的父亲工厂倒闭后,就从厂里出来和别人合伙开了一家木工机械厂,成天都和机床、铸铁、机器打交道,每次放假回家,他也只会出于一种莫名的自豪感才会去厂子里转一转,可真要让他继承父亲这份衣钵,就算是打死他他也不会干的。和学电气工程专业一样,江小寒对机器有种与生俱来的排斥感,他觉得那种笨重的东西简直就是这个世界上该有的东西,它们看上去粗俗愚蠢而又尾大不掉,在他看来,要不是走投无路,谁也不会从事这种每天都和机器和钢铁打交道的职业的。他觉得自己还没有到走投无路的地步,他还有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那就是二姨父那张王牌。
参加完毕业考试答辩后,二姨父和二姨妈一直对这个外甥的前途感到非常担忧。江小寒是外公家族那边最小的孩子,所以从小到大,一直受到舅舅、姨妈、表哥、表姐的宠爱,在他们面前,他永远都是一个小皇帝,而在他们眼里,他也永远都是家族最引以为豪的存在。二姨父打电话给他父亲说,在他经营的饭店里认识了一个叫老七的人,老七从前是个混混,现在开着一家浴城,在当地有着很大的影响和号召力,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老七认识市里的一个非常著名的作家,而这个作家认识市里更多的权贵,或许通过老七敲开那位作家的门,小寒工作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