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情
(2008-11-30 17:30:40)
标签:
文化 |
分类: 文心(读书观影雕文) |
时隔八年半,再次从头到尾断断续续地阅完曹雪芹的《红楼梦》。这次重读还是有一些别于当年阅读时的心得的。记得我上高中时曾经获得一本上世纪60年代出版的剖析《红楼梦》真相的话本,我在书架上找了半天愣是没找着,难道被我弄丢了不成?那可是一本极具艺术及经济价值的书籍啊!看来,又是那不知名儿不知姓儿的“窃书虫”趁我不在给顺手牵羊了。嘻嘻。
对我这一代人来说,小说《红楼梦》的影响远远不及当年那部电视连续剧更让人记忆犹新。比如涉及秦可卿及探春的部分,电视剧已经作了有别于小说的艺术处理,在未重阅小说之前,我只记得电视剧上的情节,而早已把小说中的原有情节忘得一干二净了。不过,电视剧在表现秦可卿和探春的情节上是本着尊重曹雪芹原意进行的加工。在最早的本子里,秦可卿就是因为和公公爬灰上吊死的,这在高鹗续的鸳鸯上吊前恍惚中看到秦可卿拿着帕子悬梁的情节中也有互应。
小时候,很喜欢林黛玉,长大了就不喜欢了,现在看着看着又重新喜欢起来。林黛玉虽然小性子,却也是真性情,或许钗黛合一论正是至理。再说曹公和高公的文笔,在细节上就可以判断出不是一个人的风格,从王熙凤说话的语气中就可以一目了然。倒是“金陵十二钗”,好些人着墨并不甚多,或许刘心武先生说得对,曹公的后文中本是要好好展现妙玉等一众人物的,可惜高公笔寒,无法诉尽曹公原意。呵呵。
前一篇:耳机坏了,心情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