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29
我国流行的分类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依据教育系统中传递的经验内容不同,将学生的学习分为三类:
1.知识学习。包括知识的领会、巩固和应用三个环节,要解决的是知与不知、知之深浅的问题。
2.技能学习。其中又分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两种,要解决的是会不会的问题。
3.社会规范的学习。又称行为规范的学习或接受,是把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的内化过程。其学习既包括社会规范的认识问题,又包括规范执行及情感体验的问题,因此比知识技能的学习更为复杂。(冯忠良等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94页。)
这一学习分类符合我国教育理论的习惯分法,如由潘菽主编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80)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动作技能学习、智慧技能学习和社会行为规范学习。冯忠良的学习分类与潘菽的学习分类无实质上的差异,这个学习分类系统为我国教育行政人员和广大教师所熟悉。
1、狭义的知识学习及其分类
狭义的知识学习在信息加工心理学习中被称为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语义知识)的学习。
a、概念的学习 学习概念的关键是:从具体经验找到概念的原型并抽象出概念。 b、原理的学习原理的学习是建立在概念学习的基础上的。在原理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要注重原理的应用,联系已学 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原理的理解。c、问题解决的学习
2、动作技能的学习用其特点和规律
(1)
a、从学习的分类来看,动作技能的学习是比知识的学习高一层次的学习行为,它不公有知,而且有行,是知与行的统一。
b、知识的学习是以对概念的理解为基础,而技能的学习则必须以对一系列操作程序的掌握和驾驭为基础。
c、我们还可以从在脑与神经系统的工作方式来区分这两种不同的学习类型。知识的学习是在从对概念定义的记忆和对大量具体认识对象的识别和归类中,达到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技能的学习则是 把对一系列复杂操作程序的理解和记忆转化为主体自身的操作活动,并且要在大量的机械训练中达到操作熟练与操作程序“自动化”。
(2)
(3)动作技能学习的要领和考核的特点 动作技能形成的前提的领会有关的知识,而任何动作技能都要通过反复练习逐渐形成。练习包括心理练习与身体练习、集中练习分散练习等。 动作技能有可能通过直观的经验获得发展,但要使动作技能的学习更加有效,则掌握好以下几个 重要环节:丰富知识经验,提供讲解和示范,加强练习,注意反馈,防止不良习惯。
3、社会规范的学习 (1)社会规范的本质、功能及其学习的复杂性 社会规范又称行为规范,是人类社会用来调节人与人的关系,调节人体与群体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由此来实现对社会的调控,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和稳定发展。
(3)
a、育中主要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而德育中则要进一步面对和解决信与不信的矛盾。
b、德育还要考虑如何促使受教育者将道德认识与道德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并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知识的学习与动作技能的学习究竟存在哪些本质区别呢?
首先,从学习的分类来看,动作技能的学习是比知识的学习高一层次的学习行为,它不仅有知,而且有行,是知与行的统一,是一种个性化的实践操作活动,只有在实践中反复操作和训练,才有可能真正学会。以学习游泳为例,学习者即使把自由泳的要领背得滚瓜烂熟,如果不真正下水去游,还是学不会游泳。
其次,知识的学习是对概念的理解,而技能的学习则是对一系列操作程序的掌握和驾驭。从记忆的类型来看,技能的学习不仅要运用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更需要运用“动觉记忆”,也就是如何运用神经系统来支配骨骼肌肉等一系列复杂操作活动和驾驭能力之经验的记忆。我们还可以从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工作方式来区分这两种不同的学习类型:知识的学习是在对概念定义的理解、记忆和对大量具体认识对象之识别、归类和抽象、概括中,达到对概念的把握和内化;技能的学习则是要把对一系列复杂操作程序的理解和记忆转化为主体自身的操作活动,并且要在大量的机械训练中达到操作熟练与操作程序“自动化”,将操作程序从大脑皮层的中枢逐渐转移到大脑皮层的边沿,以至于完全不用大脑思考就可以熟练地进行这种操作活动,成为一种“下意识”的习惯性行为,这也就是动作技能的初级和高级之分,初级的动作技能是刚刚学会某项技能,如刚学会计算机键盘输入,高级的动作技能称为技巧,它是熟练地、自动化地完成完整的动作系统,如打字员打字等。
动作技能的学习必须有真实的任务驱动,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抽象的讲解。其教学设计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讲解和操作过程中掌握程序化的知识,并获得动觉记忆;第二阶段:在完整的技能操作过程中获得整体驾驭的实践经验;第三阶段:在反复训练中纯熟地掌握技能,并能在真实的场景中自如地应用所学技能。
对动作技能学习效果的检查与考核,与知识、概念的考核属于完全不同的类型,不适宜用笔试和口试的形式,最好的检查与考核方式是考具体操作,不仅要考会不会操作,更要考操作得熟练不熟练,包括能否应付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挑战和故障。
了解了技能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我们就可以避免套用知识学习的方法来进行技能学习(这种错误的做法在学习者甚至在教师中大量存在),提高技能学习的效果。从各种教学理论的适用范围来看,建构主义对提高动作技能的学习能力和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