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最普通的食品叫“因皆列”,好像是高粱米面摊成的薄饼,如下面两张图片,饼上加了几种菜蔬和调

味汁,当地黑人用手抓了吃。餐馆和家中都一样。街上、市场里也有专卖这种薄饼的,人们买了那薄饼,拿回家自己做菜,就好像我们中国,人们在街上买馒头和大饼一样。
这种叫作因皆列的薄饼看起来很有异国情调,有些餐馆菜蔬的色调也很优美,价格一般7到10个比尔,汇率是11比尔兑1美元。
对跃中来说那因皆列味道太酸,当地人习惯于那样的味道,跃中尝个新鲜还可以,要是认真拿它当主食可不行,还是受不了。
跃中常常自己买了面包,只要他餐馆儿的菜,象下图这样吃起来也很好。

上图这道菜也是跃中比较喜欢的,埃塞旅行期间也经常吃。生肉泥,揉合进香辛味料,上桌时将肉放入一个烧热了的铁碗里,表面浇一些热油,肉质鲜嫩,香辣而爽口。因为是生的,这道菜的料只能用牛的里脊和外脊,而且必须是当天沙的牛。
看,上图中,这位师傅将热油浇太多了,流到了大铁盘子里。这餐一般15比尔。
上图,那次在一个很偏僻的小山村,跃中点了,估计他这里平时不卖这道菜,他没有那铁碗,但还是为我做了,用盘子上了桌儿。那小铁碗里是跃中另叫的奶酪。
埃塞俄比亚的国土有一半以上适合放牧,牛羊多,餐馆里都是肉,菜少。
在国外,语言不很通的情况下,跃中进了餐馆通常都是先要左顾右盼,东瞧瞧,西看看,不太理会那菜单。人店家朝我迎上来,我却往餐厅另一头儿跑,端详别人盘子里的吃食,常常惹得店家疑神疑鬼的。
亚的斯亚贝巴,那回店东紧跟在跃中屁股后面,跃中停在一位顾客桌儿前,店东奋身挤到我和顾客之间,好像是要尽一尽店家的本分,保护顾客的餐饮不被跃中抢走。
跃中说:“你闪开,我好像是看见那顾客盘子里的牛肉,你还没有煮,你让人家吃生牛肉啊你?”
“ 这是吃牛肉最好的方法”。那位顾客正巧会讲英语。
跃中和顾客聊了聊,也叫了和那位顾客同样的一份儿。可眼见那位顾客是一整块牛肉,带筋。顾客自己手执一把有25厘米长的能杀人的尖刀,自己切着吃,而给跃中的如下图,都是上好的外脊肉,而且给我切好了小方块。刚才那店东差点儿没动手跟跃中打起来。江湖上所谓:不打不成交。
这一餐是按牛肉的份量来论价钱的,一公斤55比尔,半公斤30比尔,四分之一公斤——也就是我们中国的半斤,16比尔。加一个面包是免费的,一碟辣酱、芥末酱加一些咖哩粉,外带一块柠檬。
终归没有煮,不烂,我的牙齿用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它们斩尽杀绝,还加了一瓶啤酒。
生牛肉有一股清香的味道,我们人类学会烹调之先,都是这样吃的吧?但自从我们人类进入今天我们自称为的文明社会以来,我们已经很少有机会去体验这牛肉原始的美味,人们已经回忆不起来当初我们人类祖先生肉咀嚼在嘴里的味道和感觉。也许读者更容易接受跃中是体验了一把狮子的口感。
上图门的上方悬了一个大铁盘子,那是埃塞俄比亚餐馆的标志,有了那标志,也就不用写什么“餐馆”、“餐厅”“饭店”呀什么的,只要你见到门前悬了那大铁盘子的房屋,你就可以进去找吃的。类似于我们中国的“幌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