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跃中脚踏车18年游146国
李跃中脚踏车18年游
146国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603
  • 关注人气:2,8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门行打工记(伦敦)上

(2012-05-18 03:56:13)


http://s2/middle/4da92145gc6fddc5ceb61&690(伦敦中国城的牌坊)

http://s14/middle/4da92145gc6fdc83ac81d&690(春节气氛浓郁的伦敦中国城)
    跃中自行车游世界19973月出发,1022日由法国的加来轮渡到达英国的多弗尔,那也是我于保加利亚的索菲亚拿下英国签证,6个月入境有效期的最后一天,为了赶这日期,在法国我还乘了火车。

英国边关移民局签发了我6个月的签证,也是他们的权力所能签发的最长期限。

下面的路我是要游览北欧的,鉴于冬季的来临,我计划在伦敦避寒兼打工3个月。

伦敦有欧洲最大的中国城,约模有一平方公里,主要是中餐馆和中国人的商店。

店家招工时通常在窗玻璃写有招贴,街上走一走,餐馆最需要年轻、漂亮的女楼面,也就是女服务员,那样的招贴最多,跃中恨不能如孙猴儿般72式变化,若能变个大美人儿,也领个楼面干一干,据说加小费周薪300镑左右;厨房的新手周薪180英镑,那职缺很抢手,一般不会有招贴,厨房内部亲朋、乡邻相互引荐,当时福建偷渡客风头正劲。而且据说新进厨房工作者,第一周的工资,归有资格决定给他这职缺的人,那人往往是大厨,或大厨与另一个厨房里的引荐人平分。

有一家华人超市叫金门行的,工作比厨房轻松些,工资也低,周薪130英镑,窗玻璃贴有请工招贴,跃中便领了这份工,之后每星期涨5镑,涨到150镑为止。中午和晚上有工作餐。

http://s8/middle/4da92145gc6fdee8413b7&690(沧海桑田,2011年,跃中第二次来到英国时,那原来的金门行所在,变成了香港楼中餐馆。)
     除这金门行以外,还有泗和行、龙门行等几家超市,主要经营香港和国内运过来的食品、饮品和酢料,餐馆所需物品,超市几乎全都有。

正好这里经理阿官有住房出租,一间房3张床,周租75镑,金门行工作的阿袁和秃头只住了2人均摊,我住进来3个人均摊,每人25镑,皆大欢喜。除了住房之外,每周12镑的巴士票,早餐要自己买或自己煮,电费、煤气费都包括在房租里了。

阿袁姓袁,老板都是广东人和香港人,喊人都是阿这阿那的,我叫李跃中,老板们有时喊我阿李,也有时喊我阿中。

这金门行共分3股,4个老板。人称大老板的,股份最大,据说骂人最厉害,打工的人最怕这位大老板,工人面前他老是板着脸;可见了外人讲每句话都带笑,又瘦又小,笑的时候耸肩缩脖子,小眼睛眯成了两道缝。另一股是林叔和林嫂两口子,林叔讲话慢声细语,除了称呼我阿李或阿中之外,有时还会称我为李跃中同志,所以大家相比较都不太怕他;林嫂讲话经常风风火火,大喊大叫的,打工的也都害怕,尤其是那经理阿官,最怕林嫂;林叔和林嫂是两口子,年貌也算相当,都有六十来岁了,可来来往往相熟的人们高声称男的为林叔,称女的为林嫂,其中的故典跃中始终没搞明白。第三股的持有者金发碧眼,是位英国人,小伙子三十来岁,说是其父为华人,娶了鬼婆(英国女人)生下来的,他只是有的晚上收工时来对对帐,好像是从没见他讲过话。

第一天上工,让我看这超市的货架子上哪一种商品少了,就由库房里找出来,往货架子上添,要把门市的货架子填的满满,还要打上物价的标签。正在干活,忽听得林嫂风风火火大叫了几声,那位小个子大老板冲到我的面前,厉声指责我打错了龙须面的价格,其实跃中也是仿照货架上固有的价格标签打的价钱,再查一查,那下面的相同的龙须面,前人打有大约5种价格不同的标签。跃中什么话没说,全部统一成正确的价格。其它商品类似情况也很多,问老板,重新打正确的价钱。不一会儿,又是林嫂大喊大叫,小个子大老板冲过来厉声指责我打错了普洱茶的价格,我说我还根本没碰过那茶,大老板气哼哼的没说话。11点多了,喝一杯茶,我见到那里写着:此处备有茶和咖啡,供店中职工享用,职工不得擅自饮用商品饮料,一经发现,或开除公职,或送官纠办!

小个子大老板又冲过来厉声说:你应该上班前喝好了茶才来上班,你一上班就喝茶,现在又喝茶?跃中说:我现在喝的是上班后的第一杯。

我想那大老板大概是见我新来的,故意要确立一下儿威风,此时他说:“算了算了,算是老板错了。”即使是错了,他也要确认一下儿自己是老板,这样的老板也真贱。

再到库房取货时,打工的全都围了过来,吃惊的说我怎么可以这样顶撞大老板,好像是大老板受了我的委屈似的。

午餐荤素四个菜,狠吃了两大碗米饭,别人都吃一碗,引得同桌人侧目。餐后站起身,后面炸雷般一声吼,把跃中吓得一愣,侧目观瞧,那出勤表上我已经见过,叫作“煮饭婆”的,“两只圆眼光如电,”“浑身皮糙赖还青”的煮饭婆,正双目炯炯地瞪着我,广东话听不懂,但肢体语言能明白,叫我倒垃圾;后来每新来一位的第一天,都要有这么一齣。

这金门行的工作大概是这样,平时店员们往货架子上添、补商品。各餐馆儿打来电话,要米要面,要油,要酱油,要其他酢料,要洗涤剂,老板接听电话记下来,将单子交给经理,经理再给店员,店员照单抓了货,手推车送到餐馆。商店本身也要进货,来货时,大家排成了队,将新货传递进入库房的货架子上。

这金门行长年保持有七、八名员工,由于工资低,人们,尤其是准备长期在英国干的人,找到别的工作就离开了,这儿的打工者走马灯般换来换去。金门行的橱窗上,几乎长年挂有请工的招贴。那些偷渡来英国的华人,刚刚到达时,没有厨房的工作,往往也到金门行来干几天或几个月。

同室的阿袁是东北人,三十来岁,来英国是受到英国某单位邀请,他要冒充国内某单位付经理来英国考察,国内申请签证时,家中电话机要随时准备收到英国领事馆的查询电话,那段期间接到任何电话先要报那假单位的名称,若真是英国领事馆来的电话,受话人当然要以事先编好的一套,向人家介绍本单位情况和关于袁付经理的情况。他受不了厨房的辛苦,情愿少挣些。

秃头也是东北人,脸瘦瘦的,看起来并不威武,可膀宽腰细,力大如神,很多满脸横肉的大汉在较力和掰腕子上都不是他的对手。那20公斤的米,跃中能抗一或二包,秃头能抗4包。

还有一位阿韩,湖北人,美术系毕业的学生,他的签证是到这儿的英文学校来学习英语的,那种学校允许学生每周工作不超过20个小时,每六个月要到移民局续一次签证,移民局要看学校出具的上课出勤率。因此,阿韩半天工作,每天急匆匆由学校赶来金门行午餐,餐后工作到晚上9点,下班后带上画具到皮克迪里广场为人画像,那场合主要要求画儿要与顾客的面庞相像。一幅画儿20镑。

还有一位老司,在金门行是最老资格,年龄也最大,有五十多岁了,他的妻子在伦敦的一家英文学校学习英语,那英文学校分初级、中级和高级班,任何人交了学费就可以入学,凭了那学校的在校证明和出勤率,每半年一次,可以到移民局续签证;老司的妻子在英国学期满了两年,老司便有资格办理了“陪读签证”来到英国,那陪读的身份是有打工许可的。妻子十来年了,英语高级班始终不毕业,老司也便陪读不休,夫妻俩各打一份儿工挣钱。

有一位北京的女律师,公派到英国来见习,据说美国的法律重动机,法国的法律重结果,英国的法律比较适中,我们中国的法律侧重参考英国法律;这位女律师半天工作,挣些外快。在金门行她没干多长时间。

还有一位老黑,乌干达人,据说大老板很喜欢他,但他想来就来,有时好几天不上班,来了也不解释原因,也没人跟他计较;和中国人在一起时间长了,他也会讲一些中国话,尤其是骂人的脏话,他全都会。

我到达金门行的第二天,来了个大连姓孙的小伙子,讲一口方言,很像是山东腔;来货卸货时,大家排成一字长龙往库房里传递,小孙老是和前面的人站开老远的距离,人家要多走几步路把货物递给他,而他紧紧挨着下一位,不需要迈步,一转身重物出手。大家都很讨厌他,他来的第一天晚上收工前,我说经理让我们两个把店前的地扫一扫,小孙说:“那我得去问一问经理是不是这么说了,”等他转了一圈儿回来时,跃中已经把地扫完了。阿梁认为他特别聪明,立刻和它成为好朋友。

阿梁是广西人,自己说到英国9年了,持英国护照。

    那天大连的小孙说自己是大连理工学院在校的学生,遇到机会,辍学来到英国,跃中接口说,我是文革时期中学毕业,现如今在我们中国不承认我的中学学历,我等于是文盲。我现在要考一考你这大学生,顺手拿了块纸箱板,画一个圆,假设直径20厘米,我想要裁出4个小圆,小圆的最大直径是多少?

只见那位孙大学生皱紧了眉头,想了老半天,最后他会算出大圆的面积,除以4,以那大圆四分之一的面积为小圆的面积,行家里手的运用圆周率算出小圆直径。在场阿韩与女律师都能看出他在胡来,大家讪笑了一回,后来他的名字叫了“孙大学生”。

                     写于 巴西 巴西莱亚小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