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河旅行记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4/10/19/9/112727f5b68.jpg
(一)波多维柳http://118.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6/30/7/20/11412dcc568.jpg
http://115.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6/29/20/10/114107121e1.jpg巴西境内,我的亚马逊河之旅应该从上游的波多维柳说起,他座落在西部靠近玻利维亚的一处河岸,没有多少游客,略显陈旧而悠闲,鱼市最能展现亚马逊博大的襟怀,很多鱼类为我们见所未见,有的黑色带黄斑,有的带须带甲,有的浑身长刺儿,有些大鱼一米多长,用刀切开,跟我们这儿卖猪肉的方式差不多。
跃中不管到了哪儿,物价便宜就乐,心中就觉着爽,那里自助餐3黑奥(合人民币11元),有几种炖鱼段儿,炸鸡块儿,几种素菜和米饭。饭后和人们闲聊,竟然城里还有一家中餐馆,我刚一表示要去看一看,立刻有五个人起身愿为我带路,到了那里,没有中国人,巴西厨师做中国餐,我请为我带路的五人喝了咖啡,由那次开始我才知道,巴西几乎所有地方的咖啡都是免费的。巴西是世界重要的咖啡产地,多,特别浓,倍儿香,像洗相馆、邮局、船上都有免费的咖啡。晚上那里人们都是喝一杯浓咖啡,然后才去睡觉,跃中要是晚上来那么一杯,整夜休想合眼。
2001年一月末,我由波多维柳乘船顺流而下,这段旅途中,遇见了那位大撇脚丫子,前文中提到好德胜过好色的船工。船上旅客每人一付吊床,在家中也不例外,因为这里空气太潮湿,床褥也许会蓄水、会发毛儿;但我短期内还不太适应,总觉得睡吊床腰伸不直,翻身太吃力,累,船上只我一个人支帐篷睡在船板上。吊床的功能很多,是婴儿绝美的摇篮,是便于携带的床,夜里睡眠,白天当坐位、当躺椅、当沙发。
亚马逊有很多支流,由于河水所含矿物质不同而往往颜色不同,有的地方两条河水交汇,几公里之内,河水分明两种颜色合流,蔚为奇观。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2007/4/10/19/9/112727f6890.jpg
木船中途停靠几个小村镇,但任何地方,只要岸上有人招手或打一声呼哨就可以登船;也有人自驾小舟而来,登船后将小舟挂在船尾,下船后再自驾小舟前往最终目的地,在大木船上他们可以休息,夜间可以睡眠,只要带一个小小的吊床就可以了。在船尾,人们舀河水冲凉,女人穿着衣服冲。
由波多维柳到马瑙斯这段河流也叫马代拉河,是亚马逊上游最重要的支流之一。船程三天三夜。
(二) 马瑙斯
马瑙斯为亚马逊河中游重镇,内格罗河与亚马逊交汇于此,为亚马逊地区重要航运中心和物资集散地。到处能见到外国游客,有一家博物馆和内格罗文化中心;有些旅行社办理游雨林、沼泽地、溪瀑、观鳄鱼、垂钓和林中吊床露营的业务。http://116.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6/29/20/11/1141072b9c7.jpg
最后我根据码头航船信息和地图,选择了一个只有七八户人家的小岛,岛名叫泰拉珀拉泰(terraprate)。这里的木船都是舱里放货,甲板上载人,不定期,货装满就开船,须每天去问,夜里可以支帐篷住在任何一条船上,两天后上午11时终于启航,船沿内格罗河往西北逆流而上,全部亚马逊流域都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热带雨林,有些地方看不出河道,茫茫水域无边无际,林木生于水中,船于林间择水道而行,生人至此,肯定迷途不返。
傍晚6点钟,到了一片沼泽如汪洋中的泰拉珀拉泰岛,木船停下,以小舟载我至岸边,没有码头,须脱下鞋子,没膝深趟水上岸。当天夜里,就在岸边沙滩上,野炊后支开帐篷露营。小岛方圆不过一公里大小,第二日信步走一走,到处都是鲜花盛开,以兰花开得最为艳丽。约有七八户人家,生活似乎保持在印地安人与现代文明人之间的状态;人们以种植木薯和钓鱼为生,构木为屋,锅、勺、盆、罐,挂置窗外,夜晚,一块木板掩窗为扇,日间,木板窗扇平置窗外为案,杀剥鲜鱼、切菜烹调,具在窗外。http://118.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6/29/20/10/1141076cda0.jpg
信步走到岛的最南端,30米宽一水之隔,见对岸一中年妇女与两个小女孩正在水边洗衣服,三人见我,随一声呼哨,不知那里蹦出两个十来岁小男孩儿,箭一般独木舟划将过来,载我过渡。一百多米方圆一座小岛,只住有一户人家,爷爷、儿、媳和五个孙子、女。爷爷正在用石磨磨木薯,磨好后在大铁锅里炒,炒成金黄色,是粉末和米大小颗粒的混合,这是印第安人几乎是唯一的传统食品,能长久放置保存。
快到午饭时间了,儿子拿了两米长自制的钓竿,十几分钟,钓了十八条鱼,一色儿都是平鱼,大者如巴掌,包括我每人两条,少一条不够吃,多一条也不要,这里没有电,更没有冰箱,鱼钓多了没处保存,到亚马逊河里钓鱼,与打开冰箱往外拿鱼相比较,在工时上也实在差不了太多,人们也就每餐吃鱼,现吃现钓了;午餐是每人一盘木薯粉,炖鱼汤浇在上面,就着鱼,每日三餐都是相同的模式,从无变化。
刚上岛的时候,我和这家最小的孙女—6岁小女孩儿开玩笑,说要带他跟我回中国,小女孩撒腿就跑,午餐时我又和她提起,女孩儿竟然吓得眼中泪光闪闪,她哪里知道,我心中早已在暗暗盘算,似我这般满世界游荡,如果花光了积蓄,能够到这岛上钓鱼,终老残年,那该有多好?
下午6点钟,按约定我等来了回程的木船,返回马瑙斯。
由于赶时间参观二月末的狂欢节,我没有深入北部雨林。
(三) 东下贝伦http://115.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6/29/20/11/11410721409.jpg
沿河东下,茫茫水天,亚马逊河行船如漂流海上,辽阔浩淼。
水涨水落之故,岸上民居,皆高脚悬空。两岸稀疏散落民居,常有小孩子,划着小独木舟,追逐于客船两侧,客船上多有人将一些衣物、食品或小钱封于塑料袋内抛下。也有些小孩子采一些水生植物的可食部分,稍做加工,封装于瓶内,到客船上推销,他们拿一大铁钩,勾住木船,然后攀援而上,其身手之敏捷矫健,马上让人联想到海盗。
四天之后到达河口的贝伦,贝伦是帕拉州首府,亚马逊最大港市,连郊区百万人口,为巴西北部最大物资集散地,有葡萄牙人最早在这里建成,后来重修的卡斯特洛城堡,有市政厅、大主教堂、古老的税务所、市场、和平大剧院和埃米利奥.戈尔迪博物馆、动物园等游览点。
到达贝伦,亚马逊河的旅行算是结束了,她的水量相当于全世界河流总量的六分之一,他广褒的热带雨林与沼泽,被称为地球的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