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正误判断150题
(2010-12-24 04:12:11)
标签:
杂谈 |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汉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余年间的305篇作品。
2、《诗经》原称春秋经。
3、《诗经》根据音乐的不同,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3、先秦散文可以概括地分为史家之文和骈体文两大类。
4、楚辞又称离骚。
5、《战国策》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
6、以陶潜及“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风被称为“建安风骨”。
7、南北朝小说从内容上可分为志怪小说和笔记小说。
8、根据诗有无格律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
9、填词用的词调名被称为词牌。
10、曹植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成熟。
11、诸子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墨子。
12、谢灵运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
13、“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后两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14、“风飒飒兮木萧萧”的下一句是“思公子兮徒离忧。”
15、“相去日已远”的上一句是“衣带日已缓”。
16、“行行重行行”的下一句是“与君生离别”。
17、“千里无鸡鸣”的下一句是“白骨露于野”。
18、“佳人慕高义”的下一句是“求贤良独难”
19、“怀古一何深”的上一句是“遥遥望白云”。
20、“馀霞散成绮”的下一句是“澄江静如练”。
21、“何悟不成匹”的上一句是“理丝入残机”。
22、“春江潮水连海平”的上一句是“海上明月共潮生”
23、“还将两行泪”的下一句是“遥寄海西头”。
24、“郎骑竹马来”的上一句是“绕床弄青梅”。
25、“举杯消愁愁更愁”的上一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
26、“娉娉袅袅十三余”的下一句是“豆蔻梢头二月初”。
27、“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下一句是“蜡炬成灰泪始干”。
28、“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上一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
29、《伯兮》中“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30、《采薇》抒写的是游子对家乡的无尽思恋。
31、初唐时期力反齐梁诗风,标举“风雅寄兴”和“汉魏风骨”,在复古旗帜下进行诗歌内容革新的著名诗人是王勃。
3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结构的基本线索是花林的空间变换。
33、被称之为“诗中有画”的诗人是孟浩然。
3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曹操在《短歌行》(其一)中引用,借以表达的心情是对贤才无所依托的忧虑。
35、“既含睇兮又宜笑”刻划的是洛水女神的形象。
36、诗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表达作者归隐之意。
37、晚唐写词最多的是李煜
38、“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中的“故国”唐朝
39、下列句子中出自先秦诗歌的是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40、“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中的“君王”是指唐高宗。
41、“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句中的“公”是指吕马童。
42、《诗》三百是指《唐诗三百首》。
43、骆宾王不属于“初唐四杰”。
44、《月夜》出自杜甫。
45、《论语》属于寓言体。
46、“空里流霜不觉飞”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反衬。
47、“太乙近天都”一句运用仰视视角进行观察。
48、《短歌行》中曹操用“周公吐哺”的典故来表明自己鞠躬尽瘁。
48.“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中“残”
49、《史记》中记诸侯王的是本纪。
50、中国古典小说的起源自史传文学开始。
51、现存最早的民间词是敦煌曲子词。
52、“魏晋风度”、“名士风流”在志人小说中有大量记载。
53、屈原在《山鬼》中所描绘的“山鬼”是一位一心向善的山中女鬼。
54、“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出自项羽之口。
55、《东门行》中交织了因武力反抗引起的个人内心矛盾与阶级矛盾。
56、“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是在直接表白恋情。
57、曹操的《蒿里行》反映了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58、曹植的《美女篇》中“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一句比喻了美女的孤独寂寞。
59、成语“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60、“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运用了比喻手法。
61、汉代的赋包括小赋。
62、作品《山鬼》
63、
64、下列三部著作成书的先后顺序是《诗经》、《论语》、《春秋》。
65、《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是杂言。
66、《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的体式是五言体。
67、《战国策》在编纂体例上属于编年体。
68、建安时期创造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曹丕。
69、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所代表的诗歌风格是幽婉深沉。
70、“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陆游评价李白的。
71、唐代以苦吟著称的诗人是李贺。
72、李白诗歌的基本风格是清新秀丽。
73、李煜词中最感人的作品是抒写亡国的深悲巨痛的篇章。
74.李商隐无题诗的特色是善于描写隐秘难言的爱情心理。
75.柳宗元一生的转折点是被贬永州司马。
76.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是恢复风雅传统。
77、王维山水诗创作的特色是善于写空山的宁静之美。
78、第一位致力于填词的人是温庭筠。
79、《战国策》主要记录的是诸子百家事迹。
80、诸子散文中最富有雄辩色彩的是《孟子》。
81、夸父体现了“个体生命的终极价值在于完成社会义务”的民族精神。
82、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的诗人是李白。
83、“既含睇兮又宜笑”源自《诗经》。
84、《采薇》
8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使用了“移情”的描写手法。
86、“天生男女共一处,愿得两个成翁妪”最能体现“含蓄”之美。
87、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优美含蓄。
89、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项羽不具备洞明事势的品质。
90、“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没有使用“比兴”手法。
91、课文《易水送别》出自《史记》。
92、《山鬼》包含了上古神话。
93、《行行重行行》不属于现实主义风格作品。
94、中国传统美学主张艺术要有抒情性和夸张性。
95、《关雎》
96、《诗经》开创了比喻摩形等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
97、伏羲和女娲的形象都是人面蛇身。
98、屈原诗歌的艺术形式以楚地民歌为基础。
99、《夸父逐日》中的夸父是黄帝的部属。
100、《振鹭》出自《诗经·小雅》。
101、《有所思》篇目标题取自该诗首句,这是源自〈诗经〉的命题法。。
102、曹操开创了中国古代的文人诗传统。
103、春秋时期提倡“兼爱”思想的是墨子。
104、中国远古神话中的伏羲被称作“人祖”。
105、曹植的代表作品是《洛神赋》。
106、陈子昂的诗歌刚健有力,体现了汉魏风骨。
107、李白的诗歌高亢激昂,多用比喻和象征,想象丰富。
108、屈原诗歌中的香草美人是对真实存在的摩写。
109、王勃27岁时溺水而死是因无法适应现实生活。
110、南朝谢朓、沈约开创“永明体”,诗歌走向格律化。
111、南朝民歌婉转细腻,北朝民歌直率浑朴。
112、《春江花月夜》的行文顺序是从月升到月落的时间变化。
11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句中“梨花”指的是积雪。
114、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最早的笔记体小说集。
115、清末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提出传统审美的“境界说”。
116、陶潜的隐居是因为仕途不得志。
117、“诗仙”李白有强烈的“用世”追求。
118、白居易的《长恨歌》描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浪漫爱情,是一部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品。
119、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大致脉胳是神话——诗经——汉赋——先秦散文——魏晋小品——唐诗——宋词——元杂剧——明清小说。
120、女娲的形像表现了英雄崇拜和神灵崇拜。
121、《诗经》收录的作品产生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
122、土神“后土”生了“信”,“信”生了夸父。这个句子表现的是英雄崇拜。
12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出自曹植《洛神赋》。
124、陶潜《移居》属于“文人诗”。
125、《诗经》中的爱情诗大都出自国风。
126、《诗经》”国风”采用的重章叠唱手法是为了便于记忆和传唱。
127、我国文学史上开创了诗人独立创作新纪元的作家是司马相如。
128、《采薇》抒写的是出征士兵的心绪。
129、陶渊明善以白描和写意手法勾勒事物。
130、北朝乐府民歌的特点是语言刚健激越,抒情含蓄婉约,有金戈铁马之气。
131、大禹不属于“三皇”之一。
132、成语“怒发冲冠”出自《项羽本纪》。
133、女娲炼石补天反映了社会义务本位精神。
13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出大唐王朝的宽阔胸襟。
135、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136、“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表达了戍边的战士与将军同心协力、共同抗敌的豪情。1
137、汉乐府以汉代民歌为主体。
138、“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美名传自《易水送别》。
139、《振鹭》是宗庙祭乐。
140、“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句中用到了夸张手法。
141、《梓庆削木为锯》是一篇纪实性质的现实主义作品。
142、屈原《橘颂》的中心形像是人格化的橘树。
143、《东门行》中“白发时下难久居”表达了时不我待的急迫心情。2
145、曹植《美女篇》抒发了作者对采桑美女的倾慕与相思的浪漫情怀,是一部感人的浪漫主义作品。
146、在屈原之前没有浪漫主义艺术现象。
147、司马迁在《史记·项羽列传》中塑造出有血有肉的集体主义英雄形象项羽。
148、《山鬼》中“既含睇兮又宜笑”一句是对《诗经·卫风·硕人》中“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的模仿。
149、杜甫的诗歌针砭现实,讴歌理想。
150、唐代谢灵运的诗歌歌颂了宁静安详的田园生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