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年高考作文写作扯析:

(2020-07-10 17:59:34)
标签:

教育

历史

文化

时评

分类: 杂谈

今年高考作文写作扯析:

今年高考作文写作扯析:

中午没事,扯扯蛋!

昨天女儿把高考的作文题微给了我,是一篇材料命题作文。这种以历史背景为材料的命题作文很好写,但想真正写好很难,需要考生平时研读积累的历史知识要博,且对六韬等战略要知道一些,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博古通今,扣上主题(就这篇稿子来讲,格局窄小的考生不会写出太好的文章来)。

对这种材料命题作文,首先要解题,不然写出来的文章就会跑题。如何解题?如果我是考生,我会从以下5个角度和逻辑来构思(我水平不行哈,就是没事爱扯蛋,高手直接飘过)

1.材料给了哪些条件和要求?方法论有三要素,自己、对手、裁判,想写好高考作文也要运用方法论,先要研究裁判和规则,裁判即是材料中给的条件和要求。第一,已知条件给了我们三个论据:一是姜小白,这位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要知道历史上的九合诸侯这个典故,就是在东周时期,政体是封建制,周朝下面有很多的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各有私心,采取纵横,相互拆卸,而北方的狄戎经常来侵略周朝疆土和百姓,这时的齐桓公很有担当,但齐国当时的力量不足以独拒狄戎,于是他便主动倡议和牵头联合了其它的宋、陈、蔡等小的诸侯国,自己成为盟主,抗击狄戎,跟《三国》时的袁绍18路诸侯讨董卓,一个意思);二是管仲,孔子说,桓公之所以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诸葛亮厉害不?其自称有管仲、乐毅之才,这个管仲得多厉害吧);三是鲍叔牙,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牙能知人也(如果我们说管仲这个人有大才之能,那么鲍叔牙尼,应该是贤德之能呀,伯乐,这种能容之人历朝历代都难找,后来西汉的萧何、三国里的徐庶都是效仿的鲍叔牙)。材料中除了这三个条件外,其它的文字可以飘过,公子纠只是引出公子小白和管仲的故事而已,而非条件。

材料中的要求尼?一是要写成讲演稿,这种讲演稿在风格上要略向雄辩上靠一些,如果读过战国之秦国的四方馆和三国里东吴的辩论馆的考生,这个稿子会写得更加精彩。二是要围绕“姜、管、鲍”三个人,对你所感兴趣最深的去润笔。三是文章其它要求,即最后一段,略过。

2.如何选“点”?这篇文章的点选在哪?换句话说,中心思想想要表达什么?我认为这篇文章的点应该打在“命运共同体”这五个字上,以人托史的话,就是三个人共同打造“东周命运共同体”,以史喻今的话,就是如何效仿古人,今天我们如何进行“世界命运共同体”建设!!这是文章的“点”,所有的文字都要紧扣在这个点上。其实,古人所讲的“天下”,不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命运共同体”吗,只不过这个共同体的范围和格局有多大而已,跟我们土话说的“抱团取暖”一个意思呀,当然了,这种文章里,不能用这种土词了,哈!

3.如何托“点”?就是文章用什么方式把中心思想烘托起来,材料中给的一个要求是,让考生围绕"姜、管、鲍"三个人,写自己感受和思考最深的。这条要求实际是障眼法,对这个要求要深度理解,理解不透的考生会针对其中的某一个人来孤立地写这篇文章,那就麻烦了,至少不会得太高分。如果对春秋了解不深的,只要看过《三国》的考生,对这条要求理解应该问题不大,”刘关张“桃园结义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天下“,隆中对为的是什么?也是”天下“,而”天下“当时不就是”汉末命运共同体“吗?所以,考生在写文章的时候,绝对不能只针对”姜、管、鲍“中的某一个人来写这篇文章,那么显得考生的视野和格局太小了,一定要把三个人都写进文章中去,把”命运共同体“当做三个人奋斗和实现的共同终极目标,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历史进程中每个人应凸显的努力、责任与担当不同,再从三个人这个整体中突出某一个人的特殊智慧和贡献,就像”刘关张“中的刘一样,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可能气势恢弘,袖藏乾坤!这么来托“点”,文章想不得高分都难!

4.如何丰“点”?上面第2和第3其实就是文章的骨架,骨架搭好了,要填肉了,这个肉既不能全是肥的,也不能全是瘦的,一定适中即可,那么如何才能使这篇文章“丰而不腻”、“瘦而不骨”尼?个人认为,填充这些辅料一定要精选,比如,为什么三人会形成“东周命运共同体”这个共识?当时的社会背景内忧是什么,外患是什么,天灾是什么,人祸是什么,共同体会给“天下”带来什么,把当时可以打造“命运共同体”的天时、地利、人和都要说出来,并落笔在“一匡天下”上。800字的文章,一定要一语中地,不能啰嗦。

5.如何扣“点”?这篇文章的大部分字词都要放在古人身上,但文章的最后一定要达到以古喻今的效果,就是把文章的“点”扣在我们今天的“世界命运共同体”建设上。我们学历史的目的是什么,历史会重复发生且会惊人的相似,以史为鉴方可知兴衰,通过春秋的这段历史,我们要让大家更有信心和决心来在我们这代人的手中实现“世界命运共同体”这个目标,这就把文章的点扣上了!!

中午没啥事,扯扯蛋,千万别误人子弟哈,其实我上学的时候语文总不及格,不过我喜欢历史,没事看看,特别是战国、三国和民国,没事扯蛋时会很受益。就是一扯,拜当真哈.......

六亩小葱 20200709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