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喀左记忆。

(2018-12-29 20:40:03)
标签:

育儿

文化

旅游

教育

情感

分类: 杂谈

喀左记忆。

喀左记忆。

     今天,京沈高铁辽宁段首趟通车。呵,好家伙,客流不少,基本满员,记者与大V们挂着胸牌、掐着话筒、扛着长枪短炮等各种装备,穿梭于车厢内如同过江之鲫……

我除了守好自己的职责外,偏安一座并分享着他们的快乐。让别人快乐,这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动车经停喀左站,让我想起了往日的一段旧事:

喀左县,行政隶属于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的简称,蒙古语的意思是“左边的守卫者”。

喀左,我最早来这儿,是1996年的时候,当时我还在基层单位当团委书记,响应“希望工程”号召,95年在喀左的农村扶贫结对子一名小学生,印象中应该姓侯吧,每年资助360元,折合一天一块钱,不多但也不少,相当我当时一个月的工资。一年后的秋天,记得是十月份,我和一名支部书记单位请了假,坐了近9个小时的绿皮车,咣当了一宿,在喀左火车站下车(纠正:回想下,应该是朝阳站,当时喀左好象不通火车),又转坐了一辆四处漏风的大客车,颠簸了3个多小时下车,村里的一挂毛驴板车早早地在路边等着我们(估计等半天了,驴嘴下有嚼剩下的半捆苞米杆子),我们又坐驴车嘎悠了10来公里,到了结对子的孩子家时,已经是下午了,孩子家里还算可以,也很干净,有台收音机、两副松木厢子、一副碗架和两面镜子,还有一挂驴车,当时在这个地区还算殷实。村长和小学校长都很重视,来看望我们,简单寒暄后,吃了顿农家饭,我俩沿着村道漫无边际地走了下去,也不知走了多远,反正一条道没变,趟过一条小河,便到了河北境内,有一个小卖点儿,买了几袋酱油和方便面(也没啥东西),便返回来了,其时当时寻思,跟他们也没啥嗑唠,不如遛达遛达,看看风景。回来后,我留了2袋酱油和方便面,去了下邻居家,太简陋了,用“居徒四壁”来形容也不为过,更让我惊愕的是孩子们居然不认识袋装的酱油,3个该子有2个是哑巴,太穷了,比我小时候家里还穷,与家长的聊天中我才得知,希望工程是有名额的,而且十分有限,而我扶贫的对子,她的叔叔是村长,舅舅是小学校长,听后我顿时茫然了,现在来回想,用白起的“我一时竞然不知为谁而战”这句话形容当时我的囧境,也应贴切。第二天,我们比计划提前返程,临行前,对子的父母跟我说,孩子不想念书了,想让她去沈阳打工,希望我们能帮个忙,我直接回绝了,如果考上高中,我们还会扶持,帮打工没这个能力。返程火车站我们坐的是托垃机,虽然十分拉风,但心情却很沉重……又扶贫了一年,孩子辍学,我的工程也就此结束……

转眼20多年过去了,喀左也和全国其它贫困地区一样,奔向了小康,毛坯房换成了大瓦房,沙土路变成了高速路,绿皮车改成了动车组,喀左的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分享着改革开放40年的红利……

到站了,就止完稿,再叙!

     

六亩小葱  
20181229闲扯于动车上

喀左记忆。

喀左记忆。

喀左记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方向渐明。
后一篇:平泉怀古。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